[發明專利]從內燃機的機油分離水和燃料的加熱空氣輔助膜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96960.9 | 申請日: | 201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32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G·莫杜克霍維奇;A·M·曼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3 | 分類號: | F01M11/03;B01D61/3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宋寶庫;譚祐祥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燃機 機油 分離 燃料 加熱 空氣 輔助 裝置 | ||
1.一種從循環機油流中去除至少一種可蒸發污染物的方法,所述循環機油流用于對工作的內燃機中的發動機部件進行潤滑,發動機的操作利用感測循環機油溫度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來管理,該方法包括:
將至少一部分含污染物的機油流轉移到設置成用于接收發動機潤滑油流的第一膜區域,所述膜具有一定厚度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對表面,以及使所述機油流部分流過第一膜區域的第一表面,機油流接合第一膜區域的第一表面,使得一些污染物離開機油流并且穿過第一表面到達第一膜區域的第二表面;
使來自第一膜區域的第二表面的污染物與預定溫度的加熱空氣流接觸;以及
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使含污染物的機油持續循環通過第一膜區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加熱空氣流通過所述膜的第二表面以接觸此表面上的污染物質。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污染物包括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污染物包括碳氫化合物燃料物質。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污染物是水,而第二污染物是碳氫化合物燃料物質,水污染物通過從第一膜區域的第一表面穿過到第一膜的第二表面而離開機油流,而碳氫化合物燃料物質通過從第二膜區域的第一表面穿過到第二膜的第二表面而離開機油流。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從第一膜區域去除的水和從第二膜區域去除的碳氫化合物燃料物質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被獨立處理。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加熱空氣使用發動機廢熱加熱。
8.一種從工作的內燃機中去除水和燃料物質的方法,機油流在內燃機中循環從而用于潤滑發動機部件,水和燃料物質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進入機油,發動機的操作利用感測循環機油溫度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管理,該方法包括:
將至少一部分含水和含燃料的機油流轉移到第一膜區域和第二膜區域,每個膜區域設置成用于接收發動機潤滑油流,并且所述膜具有一定厚度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對表面,以及使所述機油流部分流過每個膜區域的第一表面,機油流接合第一膜區域的第一表面,使得一些水離開機油流并且穿過第一表面到達第一膜區域的第二表面,機油流接合第二膜區域的第一表面,使得一些燃料物質離開機油流并且穿過第一表面到達第二膜區域的第二表面;
使得來自第一膜區域的第二表面的水接觸處于一定溫度的加熱空氣流,用于促進水通過第一膜以及從膜中去除水;
使得來自第二膜區域的第二表面的燃料物質接觸加熱空氣流,用于促進燃料物質通過第一膜以及從膜中去除水;以及
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使含水和含燃料的機油持續循環通過第一和第二膜區域。
9.一種去除液體混合物的至少一種可蒸發成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使液體混合物的至少一部分與膜的第一表面接觸,所述膜具有一定厚度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對表面,且所述膜被選定成允許所述成分通過從而被去除,但是基本上不允許混合物的其他成分通過;
在要被去除的成分中穿過所述膜的厚度形成濃度梯度;以及
使得處于預定溫度的氣流通過所述膜的第二表面。
10.一種置于內燃機的發動機油潤滑系統內的發動機油流通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容納于殼體內的膜,所述殼體包括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第一開口用于接收含水和含燃料物質的發動機潤滑油流,而第二開口用于釋放清除了水和清除了燃料物質的機油流;
所述膜包括第一膜區域和第二膜區域,每個膜區域設置成和適用于接收發動機潤滑油流并且具有一定厚度及第一和第二相對表面,每個膜區域的第一表面設置成和適用于機油流接合第一膜區域的第一表面,使得一些水離開機油流并且穿過第一表面到達第一膜區域的第二表面,而第二膜區域的第一表面設置成和適于使得一些燃料物質離開機油流并且穿過第一表面到達第二膜區域的第二表面;
所述裝置還包括允許加熱空氣進入殼體的第二開口,所述殼體包括流動通道,所述流動通道用于將進入的加熱空氣分成至少兩股氣流;
第一股氣流被引導從而至少到達第一膜區域的第二表面,而第二股氣流被引導從而至少到達第二膜區域的第二表面;
所述殼體還包括用于第一股氣流和第二股氣流離開的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696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延遲標定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中央空調冷卻塔彎頭式消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