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河岸球體生態混凝土護坡植被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96522.2 | 申請日: | 2010-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67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付為國;李萍萍;蔣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E02B3/12;E02B3/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東 |
| 地址: | 21201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河岸 球體 生態 混凝土 護坡 植被 構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河岸球體生態混凝土護坡上進行植被構建的技術和方法,屬河道岸坡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生態混凝土是一種新型混凝土,該技術起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并隨后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均取得了一定進展。在形態上,生態混凝土構件主要有球體或半球體砌塊、格狀砌塊和仿石狀砌塊等幾類,但都是由粗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劑拌和澆注而成的連續多孔蜂窩狀砌塊。但由于作為膠凝材料的硅酸鹽水泥具有強堿性,使得混凝土內空隙液相pH一般都高達12以上,這對植物先期定植和后期生長極為不利。另外,一些傳統的栽培方式常使植物根系難以扎至混凝土內的深處縫隙,降低了生長其中的植物抵御河流沖刷的能力。因此,適生物種的篩選和栽培方式的優化將是實現生態混凝土植被成功構建的重要途徑,而目前技術多側重于生態混凝土制作工藝,對適生植物篩選及相應的栽培技術研究和應用相對較少。
本發明組曾于某河流早春的枯水季節,試驗性地利用偏酸性的醋糟粗渣作基質,填充于該河岸坡生態混凝土不同球體間空隙連接處栽植虉草幼苗,幼苗迅速成活且后期長勢良好。但豐水期過后,僅有部分生長在空隙連接處圓柱形孔洞的虉草存活下來,其余幾乎全被連根沖走,因此,該栽培技術需要進一步優化,以構建穩定的岸邊生態混凝土植被。
虉草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北溫帶及以北地區的多年生冷季型根莖禾草,須根發達,株高1.5-1.7m,喜生長在河湖岸邊的淺水及潮濕地帶,并對深水淹沒有很強的適應性。同時還具有極強的耐旱性、抗寒性和酸堿適應性,能在pH值4.9-8.4的范圍內生長良好。由于去污能力強,在歐洲常被作為主要人工濕地植物進行污水處理,目前在我國的人工濕地中也有應用。而虉草營養成分高、適口性好、且耐刈割等特點,使之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被作為一種優質牧草進行種植。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虉草春節前后根莖大批萌發,5月上中旬開花結實,夏季植株稍有落黃,但仍有少量根莖萌發,深秋時節萌發根莖增多,直至冬季,且多數能越冬存活。如分布在水位變化大的河岸,豐水期將被深水淹沒,地上部分枯死而根系開始休眠。當水退之后,地下根莖隨即持續發芽直至冬季。自然狀態下以無性繁殖為主,亦可進行有性的種子繁殖,且種子無休眠期,四季可播種發芽。因此,在水陸頻繁交錯的長江下游,虉草作為長江岸坡生態混凝土的種植植物尤其適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通過采用“醋糟有機基質+虉草”栽種模式及配套的集成技術,實現河岸生態混凝土護坡穩定植被的構建。
技術方案:之前進行的虉草幼苗栽植試驗,是先將醋糟粗渣填充在不同球體間空隙連接處,后將幼苗移栽到基質上,而幼苗并沒被栽入生態混凝土內空隙。加之醋糟粗渣中有70%以上為整稻殼狀態,極少滲入生態混凝土球體內空隙而積聚在各球體間空隙連接處,因此,栽植后虉草根系主要集中在較肥沃的基質中而扎根不牢,而醋糟粗渣極易被水流沖走,因此,準備的穩定性更加劇了汛期虉草被沖走的狀況。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將以最近研制開發出粉末狀醋糟有機基質替代原有粗渣基質,以播種方式替代原幼苗移栽的栽培方式,并輔之以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其技術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及時采種與貯存:長江中下游一般5月下旬為最佳采收期,脫粒曬干后置于陰涼處保存備用。
(2)生態混凝土砌塊選擇:生態混凝土砌塊選擇曲面面積大,底部穩定牢固的多半球聯體砌塊;該生態混凝土砌塊由上部9個或16個半球體和下部連接半球體的正方形底座構成,各球體間空隙部分的連接處留有大小相同的圓柱形洞孔,球體直徑及砌塊高均為25cm。
(3)播期確定:根據虉草全年均可播種的特性,將播種時間選擇在河流豐水期之后,坡岸穩定顯露時節,其中,長江中下游河道播種時間宜在9月下旬左右。
(4)浸種和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曬1-2天,然后浸種48h,等種子吸漲飽滿后進行播種,播種量為800-1000粒/m2;按照800-1000粒種子/0.25kg粉末狀醋糟比例混合后翻勻,均勻地撒在生態混凝土球體表面及球體間空隙連接處,然后用掃帚來回輕掃,使部分種子能進入生態混凝土球體內空隙;其中栽培選用pH約為5.5的粉末狀酸性醋糟有機基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65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治蝴蝶蘭褐斑病的方法
- 下一篇:音頻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