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微鏡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6211.6 | 申請日: | 201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6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子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1/24 | 分類號: | G02B21/24;G02B2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微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微鏡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帶有防撞桿的顯微鏡裝置。
背景技術
雙目體視顯微鏡廣泛應用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切片操作和顯微外科手術以及工業中微小零件和集成電路的觀測、裝配、檢查等工作。雙目體視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是兩個單目鏡鏡筒顯微鏡并列放置,兩個目鏡鏡筒的光軸構成相當于人們用雙目觀察一個物體時所形成的視角,以此形成三維空間的立體視覺圖像。
雙目體視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為,將待觀測物件放置在載物臺上,使標本對準通光孔正中,下降物鏡鏡筒或升高載物臺,并從側面觀察,使物鏡下端和待測物件逐漸接近,但不能碰到物件,然后從目鏡觀察,用調焦裝置慢慢調至物像清晰。
在使用雙目體視顯微鏡觀察表面有高度差的物件的不同位置的表面狀況時,需要來回移動物件,常常會因未觀測到物像清晰點,而將顯微鏡鏡頭調整過低,而使顯微鏡鏡頭與物件相撞,嚴重時還會損壞顯微鏡鏡頭。并且在使用雙目體視顯微鏡觀測批量物件時,每觀測一個都需要使用上述方法重新調焦,造成操作上的不方便及時間上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防止鏡頭與物件相撞并且在批量觀測時能快速對焦的顯微鏡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微鏡裝置,其包括載物臺、物鏡鏡筒、物鏡、目鏡、調焦裝置以及安裝在物鏡鏡筒上的防撞桿。所述防撞桿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一支撐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將所述防撞桿固定在所述物鏡鏡筒上,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為條狀,有定位和支撐作用,并能夠在所述物鏡鏡頭的移動方向上調整高度。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一個未閉合的圓環及一個夾緊裝置,所述圓環的內圓半徑與所述鏡筒下端的圓柱半徑基本相同,所述未閉合的圓環可以套設在物鏡鏡筒的外圓周面上。所述夾緊裝置固定在所述未閉合圓環的開口處,所述夾緊裝置將所述未閉合的圓環固定在所述物鏡鏡筒上。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一柱狀體及一壓緊裝置,所述柱狀體有通孔,所述通孔可使所述支撐部通過。所述壓緊裝置置于所屬第二固定部一側,所述壓緊裝置可以壓緊所述支撐部,使所述支撐部固定。
使用本發明之顯微鏡裝置觀測表面有高度差的物件的不同位置的表面狀況時,將所述防撞桿的支撐部固定于與物件高度相同的位置,即可因為所述支撐部的支撐作用,而防止將顯微鏡物鏡鏡頭調整過低,從而防止顯微鏡物鏡鏡頭與物件相撞。使用本發明之顯微鏡裝置觀測批量物件時,僅第一個物件的觀測需要逐步對焦,得到最佳的觀測狀態后,就可以將所述防撞桿的支撐部固定于此對焦高度進行定位,其它物件觀測時,可以利用所述支撐部的定位作用迅速對焦,再略微調焦即可觀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顯微鏡上的防撞桿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顯微鏡裝置????????????100
載物臺??????????????????????12
物鏡鏡筒????????????????????14
物鏡????????????????????????16
目鏡????????????????????????18
調焦裝置????????????????????20
防撞桿??????????????????????22
第一固定部??????????????????24
第二固定部??????????????????26
支撐部??????????????????????28
未閉合的圓環????????????????240
固定片??????????????????????241
未閉合圓環的開口????????????242
螺孔????????????????????????243
螺栓????????????????????????244,261
柱狀體??????????????????????260
通孔????????????????????????262
方形端??????????????????????280
截頭錐形端??????????????????28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62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