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5464.1 | 申請日: | 201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62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申東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申東升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9 | 分類號: | A61K36/8969;A61P25/00;A61P25/20;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46100 山西省長治市***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神經衰弱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的治療神經衰弱的藥物,以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神經衰弱是一種精神性障礙,由于人的大腦皮層長期處于興奮與抑制無規律狀態,引起病人腦血管痙攣,腦血流量減少,腦供氧不足,腦細胞功能減退。臨床表現為病人白天經常瞌睡、困倦、乏力、嗜睡,而夜間則失眠、多夢,失去了正常人的興奮與抑制時間規律。研究表明,工作、學習過度緊張忙亂,休息和睡眠無規律,工作壓力大,身體處于亞健康,以及感到有負擔和不愉快情緒等,是引起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
目前西醫治療神經衰弱主要依賴安定等安眠鎮靜劑對癥治療,但這些藥物在安全性和依賴性方面存在缺陷,副作用比較大,容易形成成癮性和耐藥性,故不宜長期服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毒副作用小,效果明顯的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藥物。
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當歸??????10~15????川芎????15~20????生白芍????15~20
生地??????15~20????珍珠母??30~40????炒棗仁????15~20
柏子仁????10~20????炒白術??5~10?????玉竹??????5~10
五味子????10~15????山萸????20~25????枸杞子????20~25
甘草??????3~5。
可以將上述藥物制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口服劑型,如片劑、丸劑、水丸劑、散劑、膠囊劑等,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膠囊劑。
將上述各原料藥制成本發明藥物的具體制備方法是:
按上述重量份數取當歸、川芎、生白芍、生地、珍珠母、炒棗仁、柏子仁、炒白術、玉竹、五味子、山萸、枸杞子、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3~4倍,煎煮2~4h,合并煎液,濾過,濃縮50℃相對密度1.04~1.05的清膏,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混勻,裝膠囊,即得。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2粒,每日2次,口服。
祖國醫學認為,神經衰弱屬于“不寐”、“心悸”、“郁癥”、“虛損”、“遺精”、“陽痿”等范圍,多由情志所傷,精神過度緊張,或大病久病后臟腑功能失調所致。若郁怒不暢、氣機郁滯、氣失疏泄則致肝氣郁結;勞心思虛、肝郁傷脾、脾虛血少、心失所養、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之源不足則致心脾兩虛;肝郁日久、化火傷陰、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失調養則致肝腎陰虛;腎精虧損或房勞過度、傷及腎陽、精關不固、命門火衰則致腎陽不足。本發明組方中,當歸、川芎、生白芍活血化瘀,養血調經;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活血祛瘀;珍珠母、炒棗仁、柏子仁、山萸、枸杞子寧心安神,生津止渴,強筋益腎,補心補血,鎮驚安神;甘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諸藥。諸藥配伍,滋補肝腎、舒肝解郁、健脾理氣、補血養心、定志安神,從整體觀出發進行辨證論治,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治療神經衰弱療效確切。
本發明藥物患者易于服用,服用安全,能減少并發癥發生,臨床效果良好,而且使用方便,價格適宜。
為進一步考察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500例神經衰弱對本發明藥物的療效進行臨床觀察。
將500例病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50例。對照組中男123例,女127例;年齡17~54歲,平均48.3歲;病程1~55個月,平均4.9個月。治療組中男128例,女122例;年齡18~43歲,平均47.3歲;病程15d~25個月,平均3.8個月。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病例的診斷參照《神經病學》中神經衰弱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并符合診斷標準。
治療方法:對照組用阿普唑侖抗焦慮、B族維生素營養神經、胞二磷膽堿促腦細胞代謝及心理治療。治療組給予本發明藥物,每次2粒,每日2次,飯后口服。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不影響正常工作學習;顯效:睡眠情況改善,食欲增加,頭痛、頭暈、疲乏無力等癥狀好轉,記憶力增加;有效:上述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無變化。
兩組病例治療后的療效比較結果見表1。
表1兩組病例治療后療效比較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申東升,未經申東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54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