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觸摸面板與顯示屏集成的OLED顯示器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5049.6 | 申請日: | 201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372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唐李晟 | 申請(專利權)人: | 彩虹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20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觸摸 面板 顯示屏 集成 oled 顯示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平板顯示器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集成了觸摸傳感器的OLED顯示器件。
背景技術
目前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器件上設置觸摸面板,通過觸摸感應對設備進行控制的設計越來越多。將觸控板與顯示器結合到一起,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對此類電子設備的操控,實現了所見即所得的使用體驗,還可以實現一些原有的操控方式無法實現的功能。因此此類電子裝置變得越來越流行,不久將可能成為小型移動設備上的一種主流操控方式。
OLED是最近快速發展的一種新型顯示器件,具有響應速度快、自發光、全固結構、厚度薄等諸多優點。OLED顯示面板的結構中,當TFT基板上的空穴注入層施加正電壓,透明陰極上施加負電壓后,空穴從空穴注入層注入,運動到發光層,與從透明陰極注入并運動到發光層的電子結合,發出可見光。發光層發出的光穿過透明陰極,封裝玻璃蓋板后到達使用者的眼睛。
現有的帶觸控功能的顯示屏的實現方式是將觸摸板和顯示屏粘接到一起,顯示屏實現顯示的功能,觸摸板實現觸摸位置的檢測,再通過外部電路,將觸摸位置與顯示內容相互關聯,在操作系統的處理下,實現對顯示內容進行觸摸控制。這種將顯示屏與觸摸板粘結實現顯示與觸控功能的方式的缺點在于,一是增加了工藝過程和器件的零部件數量,二是在顯示面板上面增加了觸控板,降低了可見光的透過率。三是顯示面板和觸控板粘合的方式,在顯示屏的面積較大的時候,容易在兩者的粘合面上引入氣泡,成為不良品,降低產品良率,最終影響器件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觸摸面板與顯示屏集成的OLED顯示器件,在OLED顯示器的顯示屏內設置直接觸控功能部件,減少含有觸控功能的顯示屏的零部件數量,優化實現顯示屏的觸控功能的結構,降低成本。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觸摸面板與顯示屏集成的OLED顯示器件,包括粘合連接的陽極基板和封裝蓋板,以及陽極基板和封裝蓋板之間依次設置的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電子阻擋層,發光層,空穴阻擋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在顯示器的封裝蓋板的內表面設置觸控功能層,所述的觸控功能層包括依次設置在封裝蓋板內表面的第一透明電極層、第一透明電絕緣層、第二透明電極層和第二透明電絕緣層;第一透明電極層、第一電絕緣層、第二透明電極層三者形成一個平板電容器陣列。
所述的第一透明電極層、第二透明電極層均為條形電極平行排列的構成的陣列組成,第一透明電極層和第二透明電極層的條形電極呈正交排列。
所述的第一透明電極層和第二透明電極層的條形電極交叉部分形成電容器,并且電容器的電容值隨著封裝蓋板與手指或與導體接觸而變化。
所述的條形電極上間隔均勻的設有棱形的電極小塊,第一透明電極層和第二透明電極層條形電極上的電極小塊相互交錯排列。
所述的第一透明電極層的厚度和阻值與第二透明電極層均保持一致。
所述的第一透明電絕緣層、第二透明電絕緣層均為透明的二氧化硅薄膜,厚度為40~50nm;第一透明電極層、第二透明電極層均為透明的銦錫氧化物或鋅錫氧化物薄膜,膜厚為80~100nm。
所述的第一透明電極層、第二透明電極層均與觸摸感應的外部電路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通過對現有的OLED顯示面板的封裝蓋板的結構進行改進,將觸控功能層設置于封裝蓋板的內表面上,由第一透明電極層、第一透明電絕緣層、第二透明電極三者形成的平板電容器陣列,通過電容值的變化來實現觸摸位置的定位,在觸摸感應的外部電路的輔助下,只需少量的外部電子元件,即可實現封裝蓋板內表面具有觸控功能。
本發明將觸摸傳感功能層集成到封裝蓋板上,不需要在顯示屏外部再粘接觸控模塊即可實現顯示和觸控功能,器件結構更加緊湊,有利于減少器件的外型尺寸和重量。
本發明的觸摸傳感功能層在OLED顯示面板的封裝蓋板制作時同時進行制作,省去了傳統做法的將顯示面板與觸控模塊粘結的工序,可避免現行粘接工藝過程中常見的粘接層氣泡引起的不良,提高生產成品率,降低器件成本。
本發明將觸摸傳感功能層集合在封裝蓋板上,省去了傳統的顯示面板與觸控模塊的粘接工序,減少了顯示面板間與觸控模塊間的粘接層,可提高光的透過率,有利于降低器件工作時的能耗,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內表面設置觸控功能層的封裝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內表面設置觸控功能層的封裝蓋板的截面圖;
圖3為第一透明電極層和第二透明電極層的電極排列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彩虹集團公司,未經彩虹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50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擠壓模冷卻結構
- 下一篇:軋機支撐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