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鍵盤按鍵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94881.4 | 申請日: | 201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0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徐達旻;王小軍;李玉冰;江華勝;蔣安邦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3/704 | 分類號: | H01H13/704;H01H13/8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鍵盤 按鍵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手持電子設備鍵盤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鍵盤按鍵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效快速的溝通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題,人們不再只把手機作為簡單的通話工具,而在不斷追求眩彩、高光澤的外觀,方便快捷的輸入操作媒介及方法。
QWERTY全鍵盤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鍵盤輸入速度低下的問題,它正在逐漸替代普通手機鍵盤而被推廣。
現有的QWERTY全鍵盤按鍵如圖1所示,以字符Q、數字1按鍵為例,沿圖1中AA′切割,得到如圖2所示的按鍵剖面結構。按鍵具有按鍵本體層21、第一顏色層22、第二顏色層23、面漆層24、UV層25;由下往上依次為按鍵本體層21、第一顏色層22、第二顏色層23、面漆層24、UV層25;第一顏色層22、第二顏色層23位于同一層,各占一半面積。將面漆層上字符Q對應的位置刻蝕掉形成第一通孔26,面漆層上數字1對應的位置刻蝕掉形成第二通孔27,使字符Q、數字1顯現出不同的顏色。而在生產中字符Q對應的第一顏色層22和數字1對應的第二顏色層23靠對接印刷色塊來完成。
這種方案在生產中對印刷的操作精度要求很高,需要兩種顏色層對接時沒有縫隙,也要避免搭接印刷產生臺階。多種顏色對接印刷的難度更大,兩種顏色層對接時易產生縫隙,如圖3所示,第一顏色層32、第二顏色層33位于按鍵本體層31上,第一顏色層32、第二顏色層33之間產生了縫隙34。另外,兩種顏色層對接還易產生臺階,如圖4所示,第一顏色層42、第二顏色層43位于按鍵本體層41上,第一顏色層42、第二顏色層43之間產生了臺階44。
為了遮蓋臺階和避免間隙,?QWERTY全鍵盤只能設計為全啞至六分光的光澤度,因為按鍵最外層的啞光涂層有一定的遮蔽力,即使按鍵存在搭接印刷臺階,在啞光表面也是看不出來的,然而生產八分光到全光的高光澤產品時臺階和縫隙卻清晰可見,影響按鍵外觀,很大程度上限制QWERTY全鍵盤的推廣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鍵盤按鍵兩種顏色層對接時產生縫隙及臺階不能制成八分光及全光鍵盤按鍵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兩種顏色層間無縫隙及臺階、且能做成八分光至全光的高光澤鍵盤按鍵及其制造方法。
一種鍵盤按鍵,其結構包括:由底層往上依次疊加的按鍵本體層、第一顏色層、保護層、第二顏色層、面漆層、UV層;所述面漆層、第二顏色層上設有與待形成的第一字符形狀對應的第一通孔;所述面漆層上還設有與待形成的第二字符形狀對應的第二通孔。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鍵盤按鍵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采用透明塑膠原料注塑得到按鍵本體層的塑膠注塑件;對塑膠注塑件進行超聲波清洗、烘烤去應力;其次在按鍵本體層上設置第一顏色層;再次在第一顏色層上設置保護層;在保護層上設置第二顏色層;在第二顏色層上噴涂面漆形成面漆層;
B、按第一字符形狀鐳雕穿過面漆層、第二顏色層,露出第一顏色層,完成第一字符的鐳雕;按第二字符形狀鐳雕穿過面漆層露出第二顏色層,完成第二字符的鐳雕;
C、在面漆層上噴涂高光UV層。
本發明將第一顏色層、第二顏色層分別設計成兩層,中間間隔保護層,然后鐳雕出第一字符及第二字符的形狀露出對應的顏色層,避免了傳統方法中兩種顏色層對接時產生縫隙及臺階不能制成八分光及全光鍵盤按鍵的缺陷,達到生產八分光到全光的高光澤鍵盤按鍵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提供的QWERTY全鍵盤按鍵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提供的沿圖1中AA′切割的按鍵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技術提供的兩種顏色對接時產生縫隙的按鍵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現有技術提供的兩種顏色對接時產生臺階的按鍵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按鍵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制造鍵盤按鍵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48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