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光剝離線材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4053.0 | 申請日: | 201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50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宋章良;郭煒;高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3/28 | 分類號: | H01R43/28 |
| 代理公司: |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 44266 | 代理人: | 陳琳 |
| 地址: | 51802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剝離 線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激光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剝離線材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電子制造業迅猛發展,電路板集成技術雖然不斷提高,但電子設備之間的連線卻仍然無處不在。隨著電子設備精度制造和設備整體運行穩定性,可靠性要求提高,連線接頭處的剝線質量顯得非常重要,基于激光系統的剝線技術正是為迎合這種需要而設計的。傳統的剝線技術,以刀具剝線方式為主,該方法為接觸式加工,極易造成內被剝離不完全或進刀太深導致內芯損傷的情況,成品率低。而普通的激光剝線方式因為鐵氟龍材料容易與內芯粘連的特性,容易造成內芯粘連非金屬物質導致內芯不導電的加工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出一種激光剝離線材的方法,該工藝方法成品率高、剝線速度快,加工成本低,環保。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是:提供一種激光剝離線材的方法,其包括剝線系統,激光剝線軟件系統及一工作臺,其中:將線材固定于一工作臺的夾具上,傳送到剝離位置;激光剝線軟件系統設計好剝線程序;使用剝線系統進行剝線。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所述的剝線系統是雙焦點透鏡,該剝離線材經過一次掃描后,傳送至剝離位置,使用該雙焦點透鏡的光束聚焦為兩個焦點進行剝離。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所述的剝線系統是激光器系統,通過該激光器系統先將剝離線材內被進行剝離,再將線材粘連于芯線的熔融內被進行剝離。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所述的激光器是二氧化碳激光器,功率范圍為30-50w。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所述的剝線系統還包括吹氣和吸塵系統。
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的剝離線材的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機械方法加工及普通激光加工所帶來的問題,采用本發明的剝線加工方法,成品率高、剝線速度快,加工成本低,環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激光剝離線材的方法,包括剝線系統,激光剝線軟件系統及一工作臺,所述的剝離線材的方法是將線材固定于一工作臺的夾具上,傳送到剝離位置;激光剝線軟件系統設計好剝線程序;使用剝線系統進行剝線。
本發明實施所述的激光剝離線材的方法,其一最佳實施是,采用一道工序進行剝離線材,通過雙焦點透鏡將激光束以特定的能量配比焦于同一直線的兩個點上,特定的能量是指雙焦點占總能量比例從10%-90%可調,根據需要調節不同的能量配比,使線材在需要剝離的位置在兩個焦點上直線運動以完成剝線,第一個焦點的激光能量作用于線材來剝離電線內被,第二個焦點的激光能量用于去除芯線粘連熔融內被材料。此工序輔以吹氣及吸塵機構,將剝離下來的材料及灰塵進行收集。
本發明的第二種最佳實施方法包括兩個工序進行剝離線材:第一道工序,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功率范圍為30-50w剝離線材內被;第二道工序,使用特定的激光器和適當的功率在在線材被經第一道工序剝離位置再剝離一次,以去除剩余的粘連于芯線的熔融內被材料。以上二道工序均輔以吹氣及吸塵機構。
本發明實施例剝離的線材一般是指鐵氟龍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本發明運用現代激光加工技術取代傳統的機械加工方式,使得同軸線的工序更加合理、可靠,極大的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產品的制造成本,剝線過程中噪音小、灰塵少,更加環保。
本發明實施例的激光剝離線材方法,其包含的設備激光器系統、包含雙焦點透鏡的光路系統、工作臺、吹氣系統、抽煙系統、激光剝線軟件系統、氣動裝置、鑄件、機架系統。
主要操作方法為:將待剝離的線材固定于工作臺夾具之上,啟動該工位按鈕,工作臺將線材輸送至切割位置,采用浸泡剝離線軟件系統對剝離程序進行控制,如使用雙焦點光路系統,則開始剝線工序,經過一次激光掃描后,氣動裝置將光路轉移至線材下表面,開始線材下表面剝線,剝線完成。如使用激光器系統,將線材固定于工作臺夾具之上,啟動該工位按鈕,工作臺將線材輸送至切割位置,開始第一道工序,剝線一次,工作臺復位至初始位置,調制激光能量,開始第二道工序,去除粘連非金屬物質,剝線完成。至此,單個工位的鐵氟龍材料內被剝線過程完成,激光頭自動進行另一個工位的線材剝線,如此循環。
本發明之實施,并不限于以上最佳實施例所公開的方式,凡基于上述設計思路,進行簡單推演與替換,都屬于本發明的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40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