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干擾協調的小區間用戶調度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3754.2 | 申請日: | 2010-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5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魏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12 | 分類號: | 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高麗晶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干擾 協調 區間 用戶 調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干擾協調的小區間用戶調度方法。
背景技術
在目前討論的很多下一代無線通信的標準如3GPP的LTE和LTE-Advanced,IEEE?802.16m等均采用了OFDMA接入方式,使小區內的用戶信息承載在相互正交的不同子載波上,因此載波間和小區內的干擾基本可以避免,所有的干擾都來自鄰小區。較小的頻率復用因子會導致嚴重的小區間干擾,極大降低小區性能,因此必須有效抑制小區間干擾。尤其在LTE-Advanced的討論中,多點協作(CoMP)作為一個增強技術,已經成為討論熱點,而CoMP與MIMO技術的結合也成為研究的一個必然課題,CoMP的研究必然會涉及到多小區間干擾抑制的問題,抑制小區間干擾的技術有3類:小區間干擾協調;小區間干擾隨機化和小區間干擾刪除。
有文獻提出采用部分頻率復用(SFR)技術,假定小區中心頻率復用因子是1,邊緣頻率復用因子是3或更大,相鄰小區邊緣用戶使用的頻帶不同,可以有效抑制了小區間干擾,但是小區邊緣用戶只能使用部分頻帶,因此頻率選擇性調度增益和峰值速率低。還有技術在發射端預編碼,通過信道的塊對角化抑制小區間干擾,但是需要系統內所有小區協作,復雜度高,效率低。還有文獻提出采用跳頻減輕小區間干擾,是現有方法的直接推廣,但是跳頻圖案設計困難,不易于實施。目前也有學者嘗試把比例公平調度算法推廣到頻率復用因子為1的情況并提出了SerFR算法,提高了邊緣用戶的頻率選擇性調度增益,但是改善小區間干擾能力有限。波束成形技術也是一種常用的消除干擾的方法,可以利用波束成型將發射功率對準接收端方向,減少在其他方向上接收端受到的干擾,但是如何確定波束形成向量,如何針對進行有效地反饋當前的信道場景,也是非常棘手的一個問題。
基于以上分析,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區間的干擾抑制,如何針對小區間的具體場景進行用戶的分配都是在目前討論的多點協作技術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基于干擾協調的小區間用戶調度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公開的基于干擾協調的小區間用戶調度方法,包括:確定目標用戶,并獲取該用戶在所在小區的空間簽名;生成干擾空間的正交補空間;尋找空間簽名在正交補空間的用戶;搜索可調度用戶。
進一步地,所述確定目標用戶,并獲取該用戶在所在小區的空間簽名包括:在服務小區b內確定目標用戶k,采用現有信道估計技術估計出其信道增益矩陣
進一步地,利用奇異值分解SVD技術對該信道狀態信息進行分解角陣中元素的最大值即為的第一特征值其對應的右奇異值向量作為發送波束成形向量,對應的左奇異值向量即為小區b內用戶k在子信道c上的空間簽名。
進一步地,所述在生成干擾空間的正交補空間之前確定目標用戶k在小區l的子信道c上干擾空間簽名。
進一步地,所述確定目標用戶k在小區l的子信道c上干擾空間簽名包括:采用奇異值分解SVD技術得到用戶k到鄰小區l的信道增益矩陣,則可以得到其第一特征值對應的左奇異值向量,即為小區b內用戶k在小區l內子信道c上的干擾空間簽名。
進一步地,所述生成干擾空間的正交補空間之前確定目標用戶k在所有的B-1個相鄰小區的子信道c上干擾空間簽名的集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37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木牛流馬機構
- 下一篇:成膜源、蒸鍍裝置、有機EL元件的制造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