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圈卷繞體和電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3452.5 | 申請日: | 2010-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352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上松郁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3/00 | 分類號: | H02K3/00;H02K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馬淑香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圈 卷繞 電動機 | ||
1.一種線圈卷繞體,其在繞線管上卷繞有線圈線,其特征在于,
所述繞線管包括:卷線部,該卷線部卷繞有所述線圈線;端子臺部,該端子臺部從所述卷線部朝徑向外側突出;基板承受面,該基板承受面位于所述端子臺部的徑向外側且重疊配置有配線基板;以及銷狀端子,該銷狀端子與所述基板承受面相比位于徑向外側且朝徑向外側突出,
所述線圈線包括:卷繞部,該卷繞部被卷繞在所述卷線部上;導出部,該導出部被從所述卷繞部導出至與所述銷狀端子接觸;以及捆扎部,該捆扎部在所述導出部的前端側捆扎在所述銷狀端子周圍,
所述繞線管包括線圈線導出用路徑,該線圈線導出用路徑從所述卷線部經過所述基板承受面的徑向內側而到達所述銷狀端子的根部分,
所述導出部通過經由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從而以不經由在徑向外側與所述基板承受面重疊的位置的方式與所述銷狀端子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銷狀端子設于所述端子臺部的周向上的兩側端部的內側,
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形成在所述端子臺部的周向上的兩側端部的內側的范圍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出部在不松弛的狀態被從所述卷繞部導出至與所述銷狀端子接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相對于所述銷狀端子經由所述卷線部所在的所述繞線管的前側,
所述端子臺部上的所述銷狀端子的前側為位于所述基板承受面的徑向內側且成為構成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的第一內側區域,
在周向上與所述銷狀端子相鄰的兩側中的、在從所述卷繞部起的所述導出部的延伸方向上與所述銷狀端子相鄰的一方側的區域為位于所述基板承受面的徑向內側來構成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的第二內側區域。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銷狀端子的所述卷線部所在側的前表面比所述基板承受面進一步朝向所述卷線部側延伸從而形成向所述銷狀端子的根部分的前表面連續的壁面,所述壁面的前方空間為所述第一內側區域,
在所述端子臺中,在從所述卷線部起的所述導出部的延伸方向與所述銷狀端子相鄰的所述一方側的區域內形成有向所述銷狀端子的根部分的一方側的側面連續的壁面,所述壁面為所述第二內側區域,
所述導出部與所述第一內側區域的壁面和所述第二內側區域的壁面之間的角部分接觸,所述導出部的前端部與所述銷狀端子的一方側的側面的根部分的后表面側的端緣接觸從而被捆扎在所述銷狀端子的周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繞線管包括在所述卷線部的胴部的端部上擴徑的檐部,
所述導出部與從所述檐部朝徑向外側連續起立的前表面壁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一內側區域的壁面之間的角部分接觸。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在從所述卷線部起的所述導出部的延伸方向上與所述銷狀端子相鄰的所述一方側的區域為朝向所述卷線部向下方傾斜來構成所述第二內側區域的傾斜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部以在周向上與所述銷狀端子的位于所述卷繞部側相反側的后表面相鄰的位置為起點朝向所述卷繞部傾斜。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相對于銷狀端子以經由所述卷線部所在的所述繞線管的前側的方式構成,并且所述銷狀端子的所述卷線部所在的前側為位于所述基板承受面的徑向內側且成為構成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的內側區域。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經由在周向上與所述銷狀端子相鄰的所述繞線管的兩側中的、在從所述卷線部起的所述導出部的延伸方向的相反側與所述銷狀端子相鄰的另一方側的區域,
所述端子臺部上的所述銷狀端子的所述另一方側的區域和比所述另一方側的區域更靠所述卷線部側的前側區域為位于所述基板承受面的徑向內側來構成所述線圈線導出用路徑的內側區域。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線圈卷繞體,其特征在于,在從所述卷線部起的所述導出部的延伸方向的相反側與所述銷狀端子相鄰的所述另一方側的區域為朝向所述卷線部向下方傾斜來構成所述內側區域的傾斜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345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垃圾短信的處理方法、裝置和系統
- 下一篇:交互式廣告公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