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模型的瀏覽實現方法、系統和服務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3205.5 | 申請日: | 201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0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梁潔;李江崴;武娟;陳戈;張路宜;韓曉梅;陳學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6T17/2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孫寶海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型 瀏覽 實現 方法 系統 服務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3D(三維)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3D模型的瀏覽實現方法、系統和服務器。
背景技術
隨著網絡的普及以及人們對互聯網展示業務體驗的要求逐漸提高,傳統的網絡頁面展示已經難以給用戶心理上帶來沖擊和震撼的感覺,3D圖形將在互聯網上占有重要地位。Web3D技術是目前的一門熱門技術,大量應用于在線展示、在線游戲、在線互動等各種應用領域。
智能手機性能在逐漸提高,手機操作系統也在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于通過手機上網瀏覽網頁,而目前手機的網頁展現仍是和PC類似的圖文信息呈現方式,用戶體驗較差,需要一種全新的展現形式來吸引用戶。
3D圖形技術在PC機上已經比較成熟。但是目前Web3D技術使用上需要插件、且僅使用于PC上,在手機等嵌入式終端支持性不強,尚未能在手機等嵌入式終端中普遍使用。
發明內容
本公開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3D模型的瀏覽實現方法,能夠支持不同性能的終端。
本公開提供一種3D模型的瀏覽實現方法,包括:
服務器接收來自終端的頁面訪問請求,從請求訪問的頁面中解析3D模型文件;
服務器根據所述終端的性能確定3D模型的精度;
服務器獲得與精度對應的簡化3D模型;
服務器將簡化3D模型的參數發送給終端以便終端繪制3D模型。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該方法中服務器根據3D模型簡化算法獲得與精度對應的簡化3D模型;具體包括:
獲得3D模型的三角面片的權重;
根據精度確定簡化3D模型包含的三角面片數量;
根據三角面片的權重選擇簡化3D模型包含的三角面片。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該方法還包括:
響應于用戶的交互操作,終端根據簡化3D模型的參數對3D模型進行變換和/或旋轉。
本公開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3D模型服務器,能夠支持不同性能的終端。
本公開提供一種3D模型服務器,包括:
模型解析單元,用于接收來自終端的頁面訪問請求,從請求訪問的頁面中解析3D模型文件;
精度確定單元,用于根據終端的性能確定3D模型的精度;
簡化模型獲取單元,用于獲得與精度對應的簡化3D模型;
模型參數發送單元,用于將簡化3D模型的參數發送給終端以便終端繪制3D模型。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簡化模型獲取單元包括:
權重獲取模塊,獲得3D模型的三角面片的權重;
數量確定模塊,根據精度確定所述簡化3D模型包含的三角面片數量;
面片選擇模塊,根據三角面片的權重選擇所述簡化3D模型包含的三角面片。
本公開還提供一種3D模型的瀏覽實現系統,包括上述服務器以及終端;該終端,用于發送頁面訪問請求;接收來自服務器的簡化3D模型的參數,根據簡化3D模型的參數繪制3D模型。
本公開提供的3D模型的瀏覽實現方法、系統和服務器,能夠根據終端性能提供對應的簡化3D模型,從而支持不同性能的終端。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本發明的3D模型的瀏覽實現系統的一個實施例的系統示意圖;
圖2示出本發明的3D模型的瀏覽實現方法的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3示出本發明的3D模型的瀏覽實現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4示出本發明的3D模型簡化的示例;
圖5示出一個長方體的圖示;
圖6示出本發明的3D模型服務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7示出本發明的3D模型服務器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說明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
圖1示出本發明的3D模型的瀏覽實現系統的一個實施例的系統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實施例的瀏覽實現系統包括服務器11和各種終端12。終端12例如是手機、掌上電腦、PDA或者智能手機等各種具有不同性能的移動終端。終端12一般安裝有瀏覽器(Browser),通過瀏覽器向服務器11請求訪問的頁面,服務器11接收到頁面訪問請求后隨即解析頁面中的3D模型文件,根據終端11的性能確定3D模型的精度,獲得與終端的精度對應的簡化3D模型,然后將簡化3D模型的參數發送到終端12,終端12根據接收的數據按照3D模型參數將相應的3D模型繪制出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32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