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均熱輥及定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2001.X | 申請日: | 2010-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235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曾根壽浩;菊地和彥;木野內聰;中山浩;功刀宏之;高田節夫;橫山秀治;岡野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東芝泰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G15/20 | 分類號: | G03G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均熱 定影 | ||
相關參考
本申請基于并聲明得益于2009年9月22日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61/244728以及2009年9月22日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61/244737的優先權,并將此臨時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并入本文作為參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提高均熱輥中的均熱性能的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有包括加熱輥和加壓輥的定影器,加熱輥用于加熱轉印在薄片上的色調劑,加壓輥與加熱輥聯動地夾持著薄片,以使色調劑附著在薄片上。在定影器中,在加熱輥的軸方向上產生薄片通過的通過部和不通過的非通過部。由于通過部的熱量被通過的薄片吸收,因此,通過部與非通過部之間產生較大的溫差,使得在加熱輥的軸方向上對薄片的加熱溫度產生較大的溫度不均。這樣的溫度不均是薄片上形成的圖像的顏色不均的原因。針對此問題,公開有如下技術,即、通過在加熱輥的內部設置熱導管來抑制加熱輥上產生較大的溫度不均,從而將給予薄片的加熱溫度在加熱輥的軸方向上均勻化。
另外,作為使加熱溫度均勻化的技術,公開有設置內部有熱導管的張力輥并在張力輥與加熱輥上纏繞輸送帶的技術。在此技術中,加熱輥加熱輸送帶。被加熱的輸送帶加熱薄片。此時,由張力輥將因加熱薄片而產生的輸送帶溫度不均進行均勻化。由溫度不均被均勻化的輸送帶加熱薄片,故可在輥的旋轉軸方向上將給予薄片的熱量均勻化。
隨著近年圖像形成裝置的性能提高,人們正尋求能夠更快速地使熱量均勻化的均熱輥或具有該均熱輥的定影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一種均熱輥,包括:金屬管;熱導管,位于上述金屬管的內側,且熱膨脹率大于上述金屬管的熱膨脹率;以及接合層,位于上述熱導管的外表面與上述金屬管的內表面之間,用于接合上述熱導管的外表面與上述金屬管的內表面,上述接合層的熱導率大于空氣的熱導率。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均熱輥,包括:金屬管,上述金屬管形成為筒狀,且上述金屬管具有內周長大于以所述均熱輥的平均內徑為半徑的圓的周長的內表面;以及熱導管,緊貼在上述金屬管的內表面,上述熱導管的熱膨脹率大于上述金屬管的熱膨脹率。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定影器,其包括:金屬管,上述金屬管設置于加熱旋轉體、第一旋轉體和第二旋轉體中的任一個上,上述加熱旋轉體用于加熱轉印了色調劑的薄片,上述第一旋轉體與上述加熱旋轉體聯動輸送上述薄片,上述第二旋轉體與上述加熱旋轉體聯動并轉動無縫狀輸送帶;熱導管,位于上述金屬管的內側,上述熱導管的熱膨脹率大于上述金屬管的熱膨脹率;以及接合層,位于上述熱導管的外表面與上述金屬管的內表面之間,用于接合上述熱導管的外表面與上述金屬管的內表面,上述接合層的熱導率大于空氣的熱導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第1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截面圖。
圖2是定影器的立體圖。
圖3是張力輥的軸方向截面圖。
圖4是與張力輥的軸方向正交的截面圖。
圖5是金屬管及熱導管接合前的狀態截面圖。
圖6是說明張力輥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示出使A4-R薄片通過定影器時的輸送帶的溫度分布的圖表。
圖8是第2實施方式的金屬管截面圖。
圖9是示出在金屬管的內部嵌入熱導管的狀態圖表。
圖10是張力輥的截面圖。
圖11是示出第3實施方式的金屬管截面圖。
圖12是示出第4實施方式的金屬管截面圖。
圖13是示出張力輥的截面圖。
圖14是第5實施方式的張力輥的軸方向截面圖。
圖15是第6實施方式的定影器截面圖。
圖16是加壓墊的立體圖。
圖17是剝離板的平面圖。
圖18是剝離板的結構截面圖。
圖19是變形例的剝離部件的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般地,根據實施方式,均熱輥包括:金屬管、位于上述金屬管內側且熱膨脹率比上述金屬管高的熱導管、以及接合層,接合層位于上述熱導管外表面與上述金屬管內表面之間,用于接合上述熱導管外表面和上述金屬管內表面,且熱導率大于空氣的熱導率。
另外,根據實施方式,均熱輥包括:金屬管,形成為筒狀,且內周長大于以平均內徑為半徑的圓周的周長;以及熱導管,緊貼上述金屬管的內表面,且熱膨脹率大于上述金屬管的熱膨脹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東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經株式會社東芝;東芝泰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20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