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91610.3 | 申請日: | 2010-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24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金春雄;金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荊州市金茂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40 | 分類號: | H02M7/40 |
| 代理公司: | 荊州市技經專利事務所 42219 | 代理人: | 韓志剛 |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冷 超大 電流 整流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機電一體化領域,特別涉及到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
背景技術
整流裝置廣范用于機械、冶金、化工、交通等行業。目前國內外用于各種大容量的整流裝置,如用于三相次級整流直流電焊機的整流裝置、冶金用的整流裝置、電解電鍍用的整流裝置、石墨化爐用的整流裝置。所采用的結構有雙孔水排雙面分布集成式、圓盤式多管芯內集成式、分體組裝式。其中雙孔水排雙面分布集成式、圓盤式多管芯內集成式單體整流組件的整流電流都在30KA以下,目前尚未有單體整流組件的整流電流在30KA以上的報告,而且結構復雜,生產工藝要求很高,一旦損壞非專業生產廠無法維修,給用戶帶來不便。分體組裝式體積龐大,制造成本高,電能損耗大,增加了生產成本,且很難用于機電一體化的裝備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標準水冷散熱器雙聯集成水冷導電排,應用超大電流硅整流元件的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適用于機電一體化裝置中,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包括:雙聯水冷中間導電排、彈性壓蓋、第一蝶形彈簧、第二蝶形彈簧、絕緣件、緊固組件、雙聯水冷側導電排、超大電流硅整流管、標準水冷散熱器、溫控器和水嘴,其中雙聯水冷中間導電排和雙聯水冷側導電排的一側均焊接有標準水冷散熱器,標準水冷散熱器上帶有水嘴,在雙聯水冷中間導電排焊接有標準水冷散熱器的一側裝有超大電流硅整流管,超大電流硅整流管裝接在雙聯水冷側導電排焊接的標準水冷散熱器上,在雙聯水冷中間導電排的另一側也裝有超大電流硅整流管,超大電流硅整流管裝接在另一雙聯水冷側導電排焊接的標準水冷散熱器上,在兩個雙聯水冷側導電排的兩端依次裝接絕緣件、第二蝶形彈簧、第一蝶形彈簧,并用彈性壓蓋壓緊,然后用緊固組件分別與雙聯水冷中間導電排、雙聯水冷側導電排和彈性壓蓋連接,使彈性壓蓋、雙聯水冷中間導電排和雙聯水冷側導電排成為一個整體。
????所述的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在雙聯水冷中間導電排上裝有溫控器,溫控器在超大電流硅整流管溫度超過60-100℃時給出信號。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為:
1、單體組件中的整流電流在40KA以上;
2、解決了現有整流組件結構復雜,生產工藝要求高,制造成本高等難題;
3、該組件結構簡單,工藝簡便,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主視圖;
圖2、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左視圖;
圖3、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3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圖3,將第一蝶形彈簧3、第二蝶形彈簧4、絕緣件5和彈性壓蓋2壓緊的中間導電排1、側導電排7和超大電流硅整流管8用緊固組件6連為一個整體,然后將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的側導電排7與整流變壓器的次級銅排直接連接,中間導電排1與用電裝置連接,水冷散熱器9的水嘴11連通冷卻水,且將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固定到應用設備上。單相全波整流接入時,使用一只或并聯多只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三相全波整流接入時,三只雙聯水冷超大電流整流組件的側導電排7與整流變壓器的次級銅排分別直接連接,中間導電排1連在一起與用電裝置連接。其工作原理為用超大電流硅整流管8共陰極或共陽極安裝,將交流電流整流為直流電流;標準水冷散熱器9對超大電流硅整流管8和中間導電排1和側導電排7進行冷卻;中間導電排1和側導電排7導出超大電流,溫控器10在超大電流硅整流管8的溫度超過60-100℃時給出信號,以保證整流組件安全工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非限定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和不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荊州市金茂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荊州市金茂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16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