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及其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91230.X | 申請日: | 2010-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6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俊武;汪信;陳勝;劉孝恒;楊緒杰;陸路德;韓巧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82B1/00 | 分類號: | B82B1/00;B82B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氧化錳 氧化銀 復合 氧化物 納米 及其 采用 單壁碳 模板 制備 方法 | ||
1.一種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制備而得:
步驟1:將單壁碳納米管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進行超聲處理;
步驟2:將步驟1中超聲處理后所得混合物進行離心,棄底部殘留固體,取其上層的混合液,即單壁碳納米管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的懸浮液;
步驟3:將AgNO3溶解于水中,形成AgNO3水溶液;
步驟4:將步驟3中AgNO3溶液加入步驟2的混合液中,攪拌反應得到Ag2O負載在單壁碳納米管上的復合物;
步驟5:KMnO4溶解于水中;形成KMnO4水溶液;
步驟6:將步驟5中KMnO4溶液加入步驟4得到的復合物混合液中,攪拌反應,單壁碳納米管與KMnO4生成MnO2,反應方程式為4KMnO4+3C+H2O→4MnO2+K2CO3+2KHCO3,從而Ag2O負載在二氧化錳線上;
步驟7:將步驟6反應后得到的混合液,離心、洗滌、干燥、研磨即得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材料。
2.一種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制備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單壁碳納米管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進行超聲處理;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得混合物進行離心,棄底部殘留固體,取其上層的混合液,即單壁碳納米管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的懸浮液;
步驟三:將AgNO3溶解于水中,形成AgNO3水溶液;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AgNO3溶液加入步驟二混合液中,攪拌反應得到Ag2O負載在單壁碳納米管上的復合物;
步驟五:KMnO4溶解于水中;形成KMnO4水溶液;
步驟六:將步驟五中KMnO4溶液加入步驟四得到的復合物混合液中,攪拌反應,單壁碳納米管與KMnO4生成MnO2,反應方程式為4KMnO4+3C+H2O→4MnO2+K2CO3+2KHCO3,從而Ag2O負載在二氧化錳線上;
步驟七:將步驟六反應后得到的混合液,離心、洗滌、干燥、研磨即得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制備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單壁碳納米管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濃度為0.01~0.1mg/mL。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制備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形成的AgNO3水溶液濃度為0.8~40mg/mL。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制備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AgNO3與單壁碳納米管的質量比例為2~6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制備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反應溫度為5~80℃,反應時間為10min~72h。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制備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所形成的KMnO4水溶液濃度為10~100mg/mL。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制備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的KMnO4與單壁碳納米管的質量比例為30~90。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單壁碳納米管為模板制備二氧化錳-氧化銀復合氧化物納米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六中反應溫度為5~80℃,反應時間為1~72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123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大顆粒、大比表面積氟化鐠釹的方法
- 下一篇:內燃機活塞毛坯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