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燃燒爐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90145.1 | 申請日: | 201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0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震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新金城不銹鋼制品廠 |
| 主分類號: | F24C1/02 | 分類號: | F24C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燃燒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廚房設備,尤其是一種爐子。
背景技術
目前的爐子種類很多,如柴爐、煤爐、燃氣爐、電磁爐等,然而,這些爐子的生熱方式基本只有一種,這樣,其工作靈活性就不夠高,如,遇上斷電或斷燃氣等情況,則爐子就無法工作,另外,由于加熱方式局限,因此其加熱效率也有限。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合燃燒爐,該混合燃燒爐可以利用柴火或者電熱進行混合燃燒,從而增強了爐子的工作靈活性,并且在混合燃燒時,可使爐子達到極大的加熱效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混合燃燒爐包括上方的柴火腔和下方的電熱腔,所述柴火腔和電熱腔之間由柴火腔底分隔,圍成所述柴火腔的爐壁表面布滿氣孔,所述電熱腔底部呈半球形,其內表面鍍有紅外反射膜,且所述電熱腔內設有電熱管,所述爐壁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層保溫石棉。
作為優選,所述柴火腔底向所述電熱腔側具有粗糙的黑色表面,以使得所述柴火腔底能更好地吸收所述電熱管的熱輻射。
作為優選,所述電熱管為環形電熱管,水平設置于所述電熱腔內。
作為優選,所述燃燒爐的爐口呈鍋狀向內凹陷,以使得鍋子與爐體具有較大的接觸面,使熱傳導效率更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混合燃燒爐在使用時,既可以使用電熱亦可以使用柴火生熱,對于前者,當電熱腔內電熱管通電后,其輻射的熱量由電熱腔底部的紅外反射膜反射至柴火腔底,并使柴火腔生熱;對于后者,則可以直接往柴火腔內添柴,并通過火柴點燃,并使柴火腔生熱,所述的兩種生熱方式亦可以同時進行,從而使柴火腔的加熱效率升至極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混合燃燒爐的縱切面圖。
圖1中:1,柴火腔;11,爐壁;12,爐口;2,電熱腔;3,電熱管;4,底座;5,柴火腔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述的實施例中,該混合燃燒爐包括上方的柴火腔1和下方的電熱腔2,所述柴火腔1和電熱腔2之間由柴火腔底5分隔,圍成所述柴火腔1的爐壁11表面布滿氣孔,所述電熱腔2底部呈半球形,其內表面鍍有紅外反射膜,且所述電熱腔2內設有電熱管,所述爐壁11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層保溫石棉。
另外,由一個底座4將整個所述的混合燃燒爐支撐。
上述的混合燃燒爐,所述柴火腔底5向所述電熱腔2側具有粗糙的黑色表面,以使得所述柴火腔底5能更好地吸收所述電熱管的熱輻射。
上述的混合燃燒爐,所述電熱管3為環形電熱管,水平設置于所述電熱腔2內。
上述的混合燃燒爐,所述燃燒爐的爐口12呈鍋狀向內凹陷,以使得鍋子與爐體具有較大的接觸面,使熱傳導效率更高。
上述混合燃燒爐在使用時,既可以使用電熱亦可以使用柴火生熱,對于前者,當電熱腔2內電熱管3通電后,其輻射的熱量由電熱腔2底部的紅外反射膜反射至柴火腔底5,并使柴火腔1生熱;對于后者,則可以直接往柴火腔1內添柴,并通過火柴點燃,并使柴火腔1生熱,所述的兩種生熱方式亦可以同時進行,從而使柴火腔1的加熱效率升至極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新金城不銹鋼制品廠,未經吳江新金城不銹鋼制品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01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