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頸椎病的藥物配方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88000.8 | 申請日: | 201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1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鑫;劉培忠;翟樹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鑫 |
| 主分類號: | A61K36/286 | 分類號: | A61K36/286;A61P19/08;A61K31/045;A61K35/55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頸椎病 藥物 配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頸椎病的藥物配方。?
背景技術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癥、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頸椎位于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于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后,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并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有統計表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病,60歲左右則達50%,70歲左右幾乎為100%,可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目前治療頸椎病的藥物包括口服和外用膏藥兩大類,其中的口服藥的服用時間長,對人體有副作用。外敷膏藥長時間貼敷容易引起過敏。本發明不僅能克服上述兩項缺陷而且對于治療頸椎病具有很好的療效。該藥物配方中的紅花能活血化淤、通經止痛,麝香有鎮痛、消腫之效,三七可活血化瘀、消腫定痛、滋補強壯、抗疲勞。該發明的藥物能有效治療頸椎病,治愈率達90%以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療效好的外敷藥物配方。?
其技術方案包括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組成:紅花100-200、冰片10-80、?三七10-80、麝香1-8、沙木50-150。?
本發明的藥物消炎鎮痛、舒血化瘀之功效,使用時可將藥物按重量比組成混合后粉碎軋成粗末狀并裝入布袋,置于頸部,下面利用5瓦節能燈加熱,節能燈可放在布袋下持續加熱。每天熱敷30-60分鐘,可以重復使用10次,一般病狀可以連續治療15-20天,每劑藥物為一個療程,特殊癥狀可以連續治療4-5個療程。?
?
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楊某、女、37歲,2001年2月8號就診,自述:腰痛,兩腿坐骨神經痛兩年,CT報告表明:2-3、5-7腰椎間盤突出。市中心醫院建議手術治療,首次需繳納入院費人民幣3000元,術后需睡硬板床6個月。患者不同意手術治療,故而開始服用本發明中藥。半月為一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后,停止服藥后,癥狀全部消失而痊愈。?
實施例2:汪某、女、52歲,98年10月10日就診。自述:坐骨神經痛,不能下蹲,睡覺是疼痛加劇、頭暈,CT檢查為椎管狹窄,經某中醫治療,花費已達千元左右,毫無起色。經服用本發明中藥兩個半療程之后,停藥休息一個月即痊愈,至今未發現復發跡象。?
實施例3:李某、女、47歲,1998年5月1日就診。自述:經常頭暈,胳膊發麻,頸部、肩部、頭疼痛,頸椎側位片顯示:“頸椎中、下段椎體變直,2-7椎體骨質增生,3-6椎間隙變窄。”服用本發明4個療程結束后,留有稍微不適,再經過4、5天后,癥狀消失痊愈。至今未見復發跡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鑫,未經劉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880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