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鹽酸川芎嗪注射液配制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81504.7 | 申請日: | 201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1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白宗鋒;朱永杰;武東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08 | 分類號: | A61K9/08;A61K31/4965;A61P7/02;A61P9/14;A61P7/10;A61P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950 河南省武陟縣***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鹽酸 川芎 注射液 配制 工藝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液的配制工藝,特別涉及一種鹽酸川芎嗪注射液的優于傳統工藝的新配制工藝。
二、背景技術
主要成份為鹽酸川芎嗪,其功能主治為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時能對抗5-羥色胺、緩激肽引起的血管損傷,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可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腫。臨床主要用于閉塞綜合征、血栓性靜脈炎、毛細血管出血等,該產品市場需求量較大。
國內有數家企業生產,采用的生產工藝均是傳統工藝:按標示量105%計算原料使用量;量取注射用水于配制罐中,降溫至39~41℃;打開攪拌器,將鹽酸川芎嗪加入稀配罐,攪拌使其完全溶解,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2.5~2.7,加入藥用炭,攪拌均勻后靜置20分鐘。經鈦棒過濾器、0.45um、0.22um筒式過濾器(0.45um濾芯起泡點壓力≥0.24Mpa,0.22um濾芯起泡點壓力≥0.34Mpa)過濾至可見異物合格,送檢半成品合格后交灌封工序;該傳統工藝存在原料利用率偏低(約在90-92%之間)、低溫10℃以下儲運過程析出棒狀結晶等問題,導致生產成本高,并且影響該產品的市場信譽,產量和銷量受到一定的影響。
經分析得出,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傳統配制工藝對藥液的處理方法不合理,經過反復的實驗研究和驗證,得出了新的配制工藝:其特征是在原工藝基礎上,采用超濾除熱原技術替代配制過程中的活性炭吸附除熱原,避免了活性炭對原料的吸附;另外調整了中間產品的PH值控制由原來的2.5-2.7改進為2.2-2.4;經過改進的工藝,能有效避免產品在低溫貯運過程結晶,產品的其他質量指標均合格,并且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成品質量更加穩定。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克服以往鹽酸川芎嗪注射液傳統配制工藝的缺陷,提供一種成本低、收率高,成品質量更加穩定的配制工藝:
(1)按標示量100%計算原料使用量;
(2)量取注射用水于配制罐中,降溫至39~41℃,打開攪拌器,將鹽酸川芎嗪加入配制罐,攪拌使其完全溶解,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2.2~2.4;
(3)經0.45um過濾器過濾,再經超濾機超濾,送檢半成品合格后交灌封工序。
本發明的積極有益效果
按該配制工藝制得的產品具有以下特性:
(1)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2)產品的質量穩定性提高,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該產品的結晶問題,有利于大批量生產,便于貯存和市場銷售;
研究報告:
檢驗依據:化學藥品地標升國標國家藥品標準WS-10001-(HD-0180)-2002
藥品來源:用本發明的鹽酸川芎嗪注射液配制工藝和原來的傳統配制工藝各中試三批的樣品,每批50000ml,均嚴格按處方工藝要求100%投料。
(1)檢驗結果:傳統工藝三批樣品和新工藝樣品全檢結果均符合規定。同樣100%投料,傳統工藝的樣品含量在標示量92%-94%之間,新的配制工藝的含量在標示量的98%-99%之間(標準為90%-110%);
(2)比較低溫6℃-8℃傳統工藝三批樣品和新工藝樣品放置12小時,每2小時觀察1次,檢查有無結晶現象,結果發現:放置8小時,均無結晶現象,但放置10小時后觀察,按傳統配制工藝試制的樣品均有不同程度地結晶,新改進的配制工藝試制的樣品放置12小時無結晶現象。
鹽酸川芎嗪注射液試制樣品含量檢測結果
傳統工藝三批和新工藝三批樣品含量比較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藥有限公司,未經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815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膜、組件和顯示裝置
- 下一篇:用于滑動門的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