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抖動脈寬調制控制器的數字鎖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81314.5 | 申請日: | 201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587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發;林建煒;鐘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L7/08 | 分類號: | H03L7/08;H03L7/099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純 |
| 地址: | 中國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抖動 脈寬調制 控制器 數字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鎖相環(PLL),特別涉及使用脈寬調制(PWM)控制的數字鎖相系統。
【背景技術】
鎖相環(PLL)被廣泛用于為各種系統產生時鐘。最近,模擬PLL已經被數字PLL代替。這種數字PLL的數字控制較少受噪音影響,且耗能較少。
但是,數字鎖相系統有量化誤差,這會導致有限相位誤差。這種量化誤差不會出現在模擬系統里。由數字振蕩產生的這種有限相位誤差出現在輸出時鐘上。但是,這種有限的相位誤差會被反饋分頻器放大,并被施加到相位比較器。對輸入時鐘的跟蹤能力弱,最終導致周期抖動(period?jitter)增加,形式上就是大的近端相位噪聲(close-in?phase?noise)。
圖1是在現有技術的一個數字鎖相系統里的估計相位噪聲曲線圖。相位噪聲被繪制成一個偏移振蕩器中心頻率(如2.4GHz)的偏頻函數。圖1顯示相位噪聲在低的偏頻上很高。但是,對大頻偏來說,這種相位噪聲很低。
近端相位噪聲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delta-sigma調制器(DSM)來控制數字數值的最低有效位(LSB),該數字數值作為數字控制振蕩器(DCO)的輸入。DSM反饋時鐘以改善量化誤差,并降低有限相位誤差。越低的有限相位誤差(其被反饋分頻器放大)會導致在前端更準確的相位跟蹤,從而降低近端相位噪聲。
圖2是現有技術的一個使用delta-sigma調制器(DSM)的數字鎖相系統里估計相位噪聲的曲線圖。與圖1內的標準數字相位系統(點線)相比,DSM(實線)有一個更低的近端相位誤差,在此例子里減少了大約30dB的相位誤差。
但是,DSM產生一個更大的遠端相位誤差,從圖2內較高頻率上可以看出。通過DSM,相位噪聲從近端被轉移到遠端。當使用較高頻率時,周期抖動(period?jitter)可能更高。DSM運行得越靠近輸出時鐘的頻率,從近端轉移到遠端頻率區域的相位噪聲越大。
DSM的另一個問題是DSM在高頻率上運行,在這些高頻率上運行需要較高耗能。當DSM與邏輯系統如系統單芯片(SOC)集成在一起時,高速邏輯會施加壓力在邏輯系統上。
期望有一種數字鎖相系統,其能夠改善相位跟蹤,而不會將相位噪聲從近端轉移到遠端頻率區域。期望有一種代替delta-sigma調制器(DSM)的控制電路。期望有一種只有極少電路在高頻率上運行的控制電路,其能夠降低能耗和電路復雜性。也期望有一種使用抖動(dithering)來降低雜散噪聲(spur?noise)的控制電路。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一個數字鎖相系統里的估計相位噪聲的曲線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一個使用delta-sigma調制器(DSM)的數字鎖相系統里的估計相位噪聲的曲線圖。
圖3是一個具有脈寬調制(PWM)控制的數字鎖相環(PLL)的示意圖。
圖4是顯示數字控制振蕩器(DCO)運行的曲線圖。
圖5顯示PWM控制器。
圖6顯示使用一個并-串行(parallel-to-serial)移位寄存器由PWM控制器20產生的脈沖。
圖7是一個簡單例子的由PWM控制器產生的LSB波形。
圖8是一個更復雜例子的由PWM控制器產生的LSB波形。
圖9A-B顯示LSB的脈寬調制如何改變來自數字控制振蕩器(DCO)的輸出時鐘頻率。
圖10顯示一個隨機化的PWM控制器。
圖11顯示隨機選擇的和調整的LSB波形的抖動(dithering)。
圖12是一個并-串行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圖。
圖13是一個PWM數字鎖相系統和delta-sigma調制器(DSM)系統的相位噪聲圖。
圖14是由數字控制振蕩器輸出的時鐘的功率譜曲線圖。
【發明詳述】
本發明涉及改進的數字鎖相系統。根據特定實施的上下文及其要求,以下描述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制作和使用本發明。對優選實施例的各種改進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在此定義的普遍原理可以被應用到其它實施例。因此,本發明不是意在受限于在此所示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而是屬于與在此披露的原理和新穎性特征一致的最廣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813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