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位檢測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80977.5 | 申請日: | 2010-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3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R·D·凱勒;W·G·斯普里爾三世;G·V·貝內克;J·B·史密斯;M·L·戴里弗 | 申請(專利權)人: | 伊頓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2 | 分類號: | G01F23/22;G01N11/12;G01K7/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吳鵬;馬江立 |
| 地址: | 美國俄***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系統 | ||
1.一種液位檢測系統(10;110;210;310;410),所述液位檢測系統包括:
流體儲蓄器(15;15A,15B,15C;15D;15E,15F,15G,,15H;115),所述流體儲蓄器限定有用于將流體保持在其中的空腔(60;160);
液位傳感器(12;12A,12B,12C;12D,12E,12F;12G,12H,12I,12J;112),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螺線管主體(20;120)、線圈(30;130)和銜鐵(44;144),所述螺線管主體安裝在所述流體儲蓄器上并且具有伸入所述空腔內部的第一部分(24;124)和伸到所述流體儲蓄器外部的第二部分(22;122);其中,所述螺線管主體限定有銜鐵腔(42;142),所述銜鐵響應于所述線圈通電在所述銜鐵腔內運動;
極靴(32;132);
將所述銜鐵偏壓離開所述極靴的偏壓裝置(53;153),所述偏壓裝置和線圈構造成隨著所述線圈被循環供電使所述銜鐵在所述銜鐵腔內循環運動;
其中,所述螺線管主體限定有第一開口(62;162),所述第一開口建立所述銜鐵腔和由所述流體儲蓄器限定的所述空腔之間的流體連通,從而所述銜鐵在所述銜鐵腔內的運動時間受所述流體儲蓄器中的液位的影響;所述傳感器可操作成提供指示所述運動時間的傳感器信號(17;17A,17B,17C;17D,17E,17F;17G,17H,17I,17J);
控制器(16;16A;16B;116;416),所述控制器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傳感器,并且可操作成接收來自所述傳感器的傳感器信號以及產生對應于所述傳感器信號的控制信號(21;21A;21B;421);以及
電源(38;38A;38B;138;438),所述電源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控制器以向所述線圈和所述控制器供電。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液位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檢測系統還包括:
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控制器并可操作成接收所述控制信號的輸出裝置(23;23A;23B;423)。
3.根據權利要求2的液位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檢測系統還包括:
將所述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并構造成將所述傳感器信號從所述傳感器傳輸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電纜(11A);和
將所述控制器與所述輸出裝置連接并構造成將所述控制信號從所述控制器傳輸到所述輸出裝置的第二電纜(11B)。
4.根據權利要求2的液位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裝置構造成提供指示所述流體儲蓄器中的液位的可視或可聽指示器中的一者,所述指示器基于所述控制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2的液位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是安裝在所述流體儲蓄器(15D)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傳感器(12D),所述傳感器信號是第一傳感器信號(17D);并且所述液位檢測系統還包括:
第二傳感器(12E),所述第二傳感器與第一傳感器基本相同并且在所述流體儲蓄器中安裝在對應于不同液位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控制器(16B)可操作地與所述第二傳感器連接以接收來自所述第二傳感器的第二傳感器信號(17E)。
6.根據權利要求2的液位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是第一傳感器(12A;12G),所述流體儲蓄器是第一流體儲蓄器(15A;15E),所述傳感器信號是第一傳感器信號(17A;17G);并且所述液位檢測系統還包括:
第二流體儲蓄器(15B;15F);
第二傳感器(12B;12H),所述第二傳感器與所述第一傳感器基本相同并安裝在所示第二流體儲蓄器上;其中所述控制器(16A;416)可操作地與所述第二傳感器連接以接收來自所述第二傳感器的第二傳感器信號(17B;17H)并產生對應于所述第二傳感器信號的另一控制信號(21A;421)。
7.根據權利要求1的液位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38;38A;38B;138;438;438A)是蓄電池、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中的一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伊頓公司,未經伊頓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8097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