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凝膠貼劑的基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74148.6 | 申請日: | 2010-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47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強;劉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7/42 | 分類號: | A61K47/42;A61K9/70;A61K36/00;A61K47/16;A61K47/18;A61K47/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天河廬陽專利事務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濟元 |
| 地址: | 51051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凝膠 基質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高分子聚合物和醇類物質的組合物,它適用于凝膠貼劑的基質。
背景技術
中醫外治法傳統就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的理論。“經皮給藥”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已見于我國醫學典籍《內經·素問》中。傳統的中藥經皮給藥劑型有黑膏藥、橡皮膏劑、糊劑、熨劑等劑型,這些傳統劑型都存在一定缺點,或污染衣物;或使用劑量不易控制;或劑型本身的輔料、基質存在一定的刺激性或(和)毒性,患者用藥時導致皮膚過敏、局部紅腫等不良反應;或藥物本身重金屬含量高,甚至嚴重超標,損害人體健康。傳統的中藥經皮給藥劑型在中藥現代化的進程中其弊端越來越突出,新的改革勢在必行。
凝膠貼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透皮給藥新劑型,凝膠劑是一類含有兩組分或兩組分以上的包含液體的半固體膠凍和其干燥體系(干膠)的大分子的網絡體系的通稱,加入適當的交聯劑和增黏劑等成分,可使凝膠劑獲得理想的機械強度和黏著性,能夠較長時間地與作用部位緊密黏附,親合力強,貼揭方便,解決了傳統貼劑基質與皮膚親合力差、黏性太強、易拉痛皮膚等弊病。凝膠貼劑由于采用了大分子網絡體系為基質,具有載藥量大的優點,且可以容納一定量的醇溶物,尤其適用于成分復雜的中藥凝膠貼劑,解決了傳統貼劑基質載藥量少的缺點。凝膠貼劑局部給藥后,易涂展,表面皮膚吸收良好,對皮膚無刺激,毒副作用小,可以克服現有傳統貼劑透皮吸收率低、易產生過敏反應等不足,是一個極有應用前景的藥物新劑型。
專利申請“一種高分子凝膠貼劑的制法”(申請號為CN01106588.5)是由親水性凝膠、食用色素溶液,淀粉類保水劑凝膠等組成。專利申請“親水性生物粘附凝膠貼劑及其制備工藝”(申請號為CN200410040593.0)是由親水性生物多糖和多肽大分子與骨架型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酸鈉復合交聯而成。專利申請“中藥巴布劑基質”(申請號為CN200710020417.4)其成份及各成份的重量配比為:明膠0.8~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4~21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3份、阿拉伯膠2~10份、印度樹膠2~10份、三乙醇胺1~6份、氫氧化鎂0.2~1.5份、聚丙烯酸鈉2~10份、卡波姆2~4份、甘油30~50份、聚乙烯醇5~16份、瓊膠0.2~2份、西黃芪膠0.5~3份、微粉硅膠2~10份、氫氧化鈉1~3份和水20~80份。專利申請“中藥巴布劑基質的制造方法”(申請號為CN200710020418.9)是將明膠充分溶解于60℃水中,再將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乙烯吡咯烷酮、阿拉伯膠、印度樹膠、三乙醇胺、氫氧化鎂分別加入明膠溶液中,加水充分溶解制得溶液I;將原料中的聚丙烯酸鈉、卡波姆、聚乙烯醇、瓊膠、西黃芪膠、微粉硅膠、氫氧化鈉分散于甘油中制得溶液II;混合溶液I和溶液II,制得巴布劑基質。專利申請“中藥巴布劑基質及其制備方法”(申請號為CN200910033210.X),其成份及各成份的重量配比為:明膠2~15份、聚丙烯酸鈉3~10份、阿拉伯膠2~5份、瓊膠2~5份、華膠3~12份、卡波姆1~10份、甘油30~50份、氫氧化鎂0.2~1.5份、氫氧化鈉1~3份和水30~70份。專利申請“一種治療哮喘的中藥組合物貼膏及制備方法”(申請號為CN200610086865.X)其基質由卡波姆、聚乙烯醇、明膠、甘油、丙二醇、乙醇、聚丙烯酸鈉、高嶺土組成。
以上專利申請所述基質制成的貼劑具有保水性高,揭貼方便等優點,但尚存在容藥量少,黏性小,較易脫落,而且抗拉強度不夠,揭后易殘留于皮膚表面等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凝膠貼劑基質的內聚力,避免因活性有效成分加入引起基質內聚力降低,導致揭后有殘留,并發生流淌現象。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凝膠貼劑的基質,該基質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組分組成:
聚丙烯酸鈉2~10份,明膠1~10份,卡波姆980??0.5~4份,卡波姆981??0.5~4份,三乙醇胺1~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K-30??0.5~5份,甘油5~25份,甘氨酸鋁0.1~1份,水適量。
上述凝膠貼劑的基質的最佳重量配比為:
聚丙烯酸鈉6份,明膠5份,卡波姆980?2份,卡波姆981?2份,三乙醇胺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K-30?2.5份,甘油15份,甘氨酸鋁0.5份,水適量。
本發明所述的凝膠貼劑的基質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先將聚丙烯酸鈉用適量的甘油分散,再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然后加入明膠,加熱至70~100℃溶化,攪拌均勻,得I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未經南方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741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