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自行車車燈供電的發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71412.0 | 申請日: | 2010-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86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清華;丁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八方電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21/24 | 分類號: | H02K2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國;陳忠輝 |
| 地址: | 21512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自行車 車燈 供電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自行車車燈(或電動自行車車燈)供電的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地,設置在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車輪中央部的輪轂,包括:在自行車的車架上可自由拆裝且不能旋轉地安裝的輪轂軸,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輪轂軸上的輪轂體,將輪轂體相對于輪轂軸可自由旋轉地支承的軸承;此外,輪轂體,在兩端外周部形成能夠固定車輪輻條的一對輪轂凸緣。在這樣構成的自行車(含電動自行車)用輪轂中,現有發電技術有兩種,一種是在輪轂體內部裝入發電機機構的輪轂發電機,該輪轂把發電機構完全安裝在輪轂內,當輪轂轉動時發電機產生電能,內置式發電機雖然可靠性較高,無輪胎磨損等優點,但成本相對較高,線圈損壞后維修要拆花鼓,操作相當繁瑣,維修不便。另一種為外置摩擦式發電機,由安裝于車架上的發電機軸與輪胎摩擦產生旋轉而發電,該裝置更換方便,但磨損輪胎,發電機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用于自行車車燈供電的發電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用于自行車車燈供電的發電裝置,自行車的輪轂旋轉自如地支承于車軸上,車軸安裝在車架上,特點是:所述自行車的一側面為非導磁材料結構,所述非導磁材料結構中嵌裝有內置式磁鋼;所述與非導磁材料結構同側的車架或車軸上安裝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中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中固定有繞組線圈和電子電路,所述繞組線圈與所述內置式磁鋼相對,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繞組線圈引出電源線接頭。
進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自行車車燈供電的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繞組線圈通過密封膠固定于容納槽中。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自行車車燈供電的發電裝置,為了提高發電機效率,所述內置式磁鋼與繞組線圈相對應的外側可設有導磁材料增加導磁能力,提高發電機效率。
本發明技術方案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主要體現在:
①將內置式發電機與外置摩擦式發電機的優點結合于一體,磁性材料內置,而在輪轂內發電機的繞組線圈外置,并與磁性材料保持一定距離,互不摩擦,從而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②本發明設計新穎,結構簡潔,維修更換非常方便,維修時,不需要拆卸輪轂;又不磨損輪胎;制造成本低,使用更經濟,堪稱是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好技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含義見下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向安裝在自行車上(電動自行車)的外部設備供應電力的自行車用發電機。
如圖1所示,用于自行車車燈供電的發電裝置,自行車的輪轂1旋轉自如地支承于車軸4上,車軸4安裝在車架2上,車軸4的兩端由螺母3固定,自行車輪轂1的一側面為非導磁材料結構11(如鋁合金等),非導磁材料結構11中嵌裝有內置式磁鋼8;與非導磁材料結構同側的車架或車軸上安裝有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中設有容納槽,容納槽中固定有繞組線圈7和電子電路10,繞組線圈7通過密封膠6置于容納槽中,繞組線圈7與內置式磁鋼8相對,固定支架5上設有繞組線圈引出電源線接頭9,繞組線圈經電子線路10與電源引出線接頭相連接,進而與自行車車燈裝置連通,向自行車車燈供電。
其中,內置式磁鋼8是一圈n(n為自然數)對磁性材料,N、S極間隔排列成磁環。繞組線圈7的數量可以是1個,也可以是多組或與磁鋼相對應的線圈組成的繞組排列成一圈的2n個繞組組成。根據自行車輪轂轉速及車燈電壓、功率來確定。電子電路10起到整流、穩壓、儲存電能的作用,已備車燈延時發亮所需的能量,如車燈內已有該穩壓等裝置,則此部分線路可省略。
當使用者騎行自行車時,自行車的輪轂1轉動,帶動內置式磁鋼8旋轉,繞組線圈7激磁產生交變磁場從而產生電能,給自行車車燈供電。
綜上所述,本發明設計獨特,結構簡潔,維修更換非常方便,維修時,不需要拆卸電機輪轂;發電時也不產生相互摩擦,不損壞輪胎,而且該發明制造成本低,使用更經濟,應用前景廣闊,為一實用的新設計。
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八方電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八方電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714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