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防偽功能的包衣種子的制備和辨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68764.0 | 申請日: | 201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71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晉;關亞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1/06 | 分類號: | A01C1/06;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防偽 功能 包衣 種子 制備 辨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防偽功能的包衣種子的制備和辨別方法,屬于針對種子的直接防偽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自從我國《種子法》頒布實施以及種子市場放開搞活以來,種業界對自有品種品牌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但假冒偽劣種子充斥市場仍相當嚴重。生產上以假冒真,以次充好,販賣偽劣種子,從中牟取暴利的行為時有發生,給農業生產和農民帶來極大的危害。據統計,全球種子產業假冒產品占其貿易的5-8%。大多數種子企業都在試圖用各種防偽技術減少其被假冒的可能,減少因假冒偽劣種子引發的民事糾紛。關于種子防偽,目前業界普遍使用的都是防偽包裝技術,即以不同的包裝技術達到防偽的目的。大多數種子企業試圖采用各種防偽技術或將多種防偽技術的組合用于產品包裝,以減少其被仿造的可能性。但是種子包裝防偽是間接的防偽技術,企業在不斷提高防偽技術的同時,制假者也在不斷的提高仿冒技術,包裝行業的魚目混珠以及防偽產品本身的混亂,使得種子企業防不勝防。種子企業在提高防偽成本的同時也承擔著相當大的被仿制的風險。
目前,種子包衣技術已經被普遍應用,常規的包衣過程通常先噴施清水或其它溶液,然后添加內層包衣粉劑,再反復噴施粘合劑或其他溶液,繼續添加包衣物料,直到丸粒化種子的大小符合要求。而本發明就是針對包衣種子的直接熒光防偽方法,它將防偽和包衣相結合,操作簡單、成本低,一方面能快速、高效、準確的檢測包衣種子的真偽,避免了包裝材料防偽的高成本以及容易被仿制的風險;另一方面,本專利申請中所選用的熒光素是無毒安全的熒光色劑。在醫學以及動物的健康檢測方面熒光素已被廣泛利用,在植物上也有報道證明熒光素可提高植株根的生長性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而植物的生長起源于種子,對植物生長有促進作用本身就已說明熒光素對種子是無毒害的。同時,種子活力是種子品質的重要指標,某種化合物對種子活力影響效果的評價,通常根據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情況來判斷,通過測定播種后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發芽指數以及幼苗根長、苗高等指標來說明種子活力的高低。熒光素可提高植株根的生長性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由此說明其對種子的發芽和幼苗根的生長、以及植株整個幼苗期的生長也是有促進作用的。綜上所述,本專利申請中所選熒光色劑對種子無毒害作用,而且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種子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防偽功能的包衣種子的制備和辨別方法。
具有防偽功能的包衣種子的制備方法的步驟如下:
1)將Na2HPO4·2H2O?35.61g或Na2HPO4·7H2O?53.65g或Na2HPO4·12H2O71.7g用80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再用蒸餾水定容至1000ml,配制成0.2mol/LNa2HPO4溶液,即母液A;將NaH2PO4·H2O?27.6g或NaH2PO4·2H2O?31.2g用80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再用蒸餾水定容至1000ml,配制成0.2mol/L?NaH2PO4溶液,即母液B;,將的母液A(x?ml)與母液B(y?ml)混合后再用蒸餾水稀釋至200ml,得到如下表所示,濃度為0.1mol/L,pH值不同的磷酸緩沖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687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