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把手立管制造方法及其制成的把手立管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67624.1 | 申請日: | 201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0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湯瑪士W·瑞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奇設計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62K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美國內***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把手 制造 方法 及其 制成 | ||
1.一種把手立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驟:
(a)鍛造形成胚料體:利用鍛造加工形成平面片體狀的一胚料體,其兩側以對稱方式分別形成一把手容槽,呈側向開放狀凹槽;兩個肋,呈凸緣狀并以對稱方式形成于該胚料體的一緣面上的預設部位;
(b)彎折成型:將該胚料體以其二側端各該把手容槽共同朝向各該肋位置彎折,直至各該肋相抵接,而使該胚料體彎折部位與各該肋共同形成一前叉容槽,并使兩側各該把手容槽相互呈同軸線的相對應狀態;
(c)鉆設組接孔:在該胚料體預設部位鉆設至少一組接孔;
(d)銑削剖溝:利用銑削加工將相抵接的各該肋部位切削出預設間隙的一剖溝,而使該前叉容槽呈開放狀凹槽,即完成一把手立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把手立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驟(d)后,其進一步包含有:
(e)精修端面:精修該前叉容槽的兩端緣面達到預設精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把手立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驟(d)后,其進一步包含有:
(e)精修端面:精修該前叉容槽的兩端緣面達到預設精度;
(f)精修加工:精修各該前叉容槽及把手容槽的內徑緣達預設精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把手立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在各該肋的預設部位以側向設有一第一組接孔;于兩側各該把手容槽開放部位的相對應兩端面分別設有一第二組接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把手立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于鍛造加工時,則于該胚料體相對于各該肋的另一緣面上,設有凸出的兩個肋條,且該兩個肋條兩側緣分別設有預定形狀的一凹弧部。
6.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把手立管制造方法所制成的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本體,為預設形狀的胚料體對稱彎折而成,并于彎折部位形成一前叉容槽,由該前叉容槽外側預設部位以對稱方式,分別延伸有具有預設距離的兩個延伸臂,于該前叉容槽設有一剖槽,其以該前叉容槽的軸線方向剖設并貫通至該前叉容槽內緣壁;
一把手容槽,以側向共同貫設于各該延伸臂預設部位的開放狀凹槽,并使各該延伸臂上分別形成上、下對應的一上臂及一下臂;
至少一第一組接孔,于各該肋的預設部位以側向貫設,以提供一結合件組接的部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有至少一第二組接孔,分別設于各該上、下臂相對應的端緣面上,并配合若干結合件組接于各該第二組接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該把手容槽的開放狀凹槽具有一開口,并配合若干結合件組接于各該第二組接孔。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該把手容槽的開放狀凹槽具有一開口,且進一步設有彎弧狀的二擋件,分別設置于該開口處,并配合若干結合件將各該擋件組接于各該第二組接孔。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該前叉容槽外側分別具有凸出的兩個肋條,該兩個肋條的兩側緣分別設有預定形狀的一凹弧部,且由該兩個肋條兩端預設部位以對稱方式,分別延伸形成該兩個延伸臂;該前叉容槽的內緣面與兩個延伸臂間具有呈凸緣狀且對稱的兩個肋,該兩個肋間設有該剖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奇設計公司,未經瑞奇設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6762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清潔多層金屬互連結構的方法
- 下一篇:高速臥式動平衡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