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用低TVOC聚丙烯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66765.1 | 申請日: | 201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284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波;李永華;陳廣強;楊燕;羅忠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綿陽東方特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L23/16;C08L23/08;C08K3/34;C08K7/26;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 |
| 地址: | 51052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tvoc 聚丙烯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丙烯組合物,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低TVOC聚丙烯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汽車車廂內空氣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綠色生活已成為關注環境與人體健康的主題。汽車車廂內污染空氣的主要來源是所使用的紡織品、皮革制品或塑料制品,如皮椅套或布椅套、各式材料的地氈、桃木板的粘合膠、涂料以及油漆等揮發出來的游離甲醛、烷烴、苯、甲苯、二甲苯及醛類等多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是指常溫下的容易揮發的有機物質,較常見的有: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醛、甲苯、苯、二甲苯等,此外還有乙醇類和酮類等多個種類。TVOC是指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根據GB/T18883-2002,其定義是利用Tenax?GC中或Tenax?TA采樣,非極性色譜柱(極性指數小于10)進行分析,保留時間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間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測試的是單個物質,TVOC測試的是總量。這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很容易通過血液-大腦的障礙,從而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使人產生頭痛、乏力、昏昏欲睡和不舒服的感覺,且很多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被證明是致癌物或可疑致癌物。車窗緊閉時,大約有65%的駕車者經常會出現頭暈、困倦、咳嗽、脫發、失眠等癥狀,導致司機感到壓抑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司、乘人員長時間在這種污濁環境中駕駛或乘坐,極易引起不適和疾病,甚至兩發交通事故。受到了汽車消費者越來越多的抱怨和質疑。
汽車車內環境污染有以下幾點特征:
(1)車內空間狹小,污染程度大。
(2)汽車的密閉性很強,在多數情況下門窗關閉,不利于有害氣體的擴散。
(3)汽車是移動交通工具,與外界對流熱交換量大,外界氣候條件變化大,對溫度等條件的控制難度加大。
(4)汽車玻璃門窗所占面積大,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車內溫度變化幅度較大。在高溫下,車內零部件及裝飾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更易揮發出來。
(5)車內人口密度大,加重了污染。
為此,針對整個車內環境,主要是有機揮發污染物,2008年3月,國家實施了《HJ/T?400-2007: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并在2008年年底出臺《車內空氣污染物濃度限值》。多數汽車廠都有自己的相關標準,國家標準的實施對汽車廠家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汽車廠家對散裝材料的VOC檢測也越來越嚴格。因此,尋找一種制備汽車用低TVOC聚丙烯組合物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符合綠色環保要求。
通常認為,汽車塑料內飾件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的揮發性物質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首先是原材料聚丙烯的聚合過程中產生的。聚丙烯在聚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殘留一些單體或齊聚物,此外一些聚丙烯聚合工藝還需添加一些溶劑,如己烷、乙醇等;合成過程中使用的催化劑、賦予PP某些特性的添加劑都會使得聚丙烯材料含有一定的揮發性有機物。其次,在對聚丙烯進行共混改性時,聚丙烯材料受熱熔融擠出過程中會發生一定程度的降解,降解的結果是產生低分子有機物,如直鏈烷烴、醛酮類化合物;而加入的填料組分如滑石粉,其中含有金屬雜質,這些金屬雜質會在改性過程中催化聚丙烯材料和抗氧劑、熱穩定劑降解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揮發份物質。因此,對于車用聚丙烯組合物來說,材料中的TVOC主要為烷烴的混合物。
為降低材料中的TVOC含量,人們從原材料來源、加工工藝、添加劑等方面進行控制,或添加能與這些小分子揮發性物質起反應的物質,生成分子量較大,不易揮發能穩定存在材料中而不易揮發出來的化合物,從而達到降低TVOC的目的。然而,這種化學反應來降低TVOC的方法往往只針對一個產生TVOC的因素,不能同時解決各種因素產生的TVOC問題。而物理吸附不具備特定的選擇性,可以對所有產生的小分子進行吸附。實現物理吸附的常用途徑是添加多孔分子篩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綿陽東方特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經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綿陽東方特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667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