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胺溶劑的回用和無害化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60077.4 | 申請日: | 2010-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2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汪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5F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湯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溶劑 無害化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工業脫硫脫碳用有機胺溶劑廢液的綜合利用及無害化處理技術,是一種節約資源減少排放的環保技術。
背景技術
以MDEA、MEA、AMP為代表的有機胺系列脫硫脫碳溶劑以其優良的化學和物理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脫硫脫碳工藝中,在石油天然氣化工、工業合成氣、工廠煙道氣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每年全國有大量有機胺類溶劑應用于相關工業企業中,且隨著國家能源產業的發展和環保標準的提高對氣體凈化需求的增加,作為耗材的有機胺溶劑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長期使用失效以后的有機胺溶劑的處理成為一個困擾我們的難題,直接排放會造成COD指標的升高,造成水體污染,而且長期使用的有機胺溶劑會發生自聚合形成有毒和致癌的二甘醇等有害物質。如何對溶劑廢液進行無害化處理,從而達到最大限度減少排放,降低排放液的COD指標,為企業減少環保壓力,成了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中國專利CN?101502742A公開的方法是將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裝填到離子交換樹脂塔中,將pH低于5.4的脫硫胺液以30h-1到50h-1的空速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塔進行處理,當樹脂塔出口脫硫胺液pH值與入口相同時,用氫氧化鈉溶液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逆流再生,再生后的離子交換樹脂塔循環使用。專利CN?1036804A公開的方法是采用一種雙室電化學電解槽,該電解槽可并聯多級排,用于除去鏈烷醇胺中的熱穩定性鹽,該電解槽包括一個陰離子交換膜,它將電解槽分成兩個室,陽極是由涂銥氧化物的導電性金屬電極組成。以上兩種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只是將有機胺溶液降解后的廢物進行分離和富集,只是將污染物在空間上轉移,并沒有完全轉化為無害物質,容易引起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操作簡單、造價低廉的用于有機胺溶劑的回用和無害化處理方法,用于回收利用有機胺溶劑廢液中的有效成分以及對有毒成分進行無害化處理。
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方案是:有機胺廢液首先進入過濾器,濾掉少量的固體殘渣,然后進入萃取塔,在萃取塔內與高選擇性低蒸發焓的吸收溶劑A逆流接觸,萃取后的殘液進入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將含有有效成分有機胺的萃取上清液送入精餾塔中,在80-120℃分離出溶劑A,在150-160℃分離出有效成分有機胺,產品純度97%以上,有機胺有效成分回收率90%以上,符合重新使用的要求;蒸出的溶劑A重復循環使用,少量低沸物與精餾釜殘液合并后進入消化釜中,添加氧化劑B,在溫度130-150℃、壓力0.2-0.6MPa下處理0.5-3小時,經高溫氧化消解處理,廢液轉化為含氮的無機離子,COD達到排放要求;處理后的廢液調節pH值至中性,用作化學肥料。
本發明所述的吸收溶劑A是一種有機溶劑,沸點在60-190℃,密度0.8-0.85,難溶于水(可以是苯、甲苯等苯的同系物;也可以是帶有較長分子鏈(碳原子數大于6)的醇類如2-乙基己醇等;也可以是氯仿等小分子氯代烴)。
所述的氧化劑B是一種無機鉀鹽,無色易溶于水含有高價態的氧族元素,不含重金屬,對環境無害(以堿金屬的過硫酸鹽為宜,如過硫酸鉀等,此外雙氧水也可以作為氧化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方法加以詳細描述。
實施例:
首先有機胺廢液首先進行入過濾,濾掉少量的固體殘渣,然后進行萃取,在萃取裝置內同高選擇性低蒸發焓的吸收溶劑甲苯充分接觸,將廢液中所含的有機胺萃取出。萃取上清液進入精餾塔進行分離,萃取劑回收后再進入萃取塔反復使用,本實施例采用天津大學產的精餾裝置,將萃取后的廢液進精餾裝置15mmHg下減壓分離,先在55度下分離出溶劑A,然后在150度左右分離出有機胺,產品純度95%以上,有機胺有效成分回收率90%以上,符合重新使用的要求。
剩下的高沸點的釜殘液含有很多像二甘醇等毒性物質,將其直接加入高壓消化釜,,添加篩選出的氧化劑過硫酸鉀(該氧化劑不含重金屬等有害成分,氧化效率高),在130度下0.27MPa下處理2小時,通過高溫高壓消解,將大分子的有機氮化和物處理成含氮的無機離子,處理后的溶液COD由處理前的1300降低到50以下,礦化降解率在96%以上達到排放標準。添加少量酸調節pH值。
最終降解產物中的無機氮主要成份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600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