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柄自動回中復位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59849.2 | 申請日: | 2010-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480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胡善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華陽電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13/04 | 分類號: | B64C13/04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慶云 |
| 地址: | 550006 貴州省貴陽市***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柄 自動 復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手柄自動回中復位裝置。
背景技術
配平手柄是飛行控制系統的組成部分,在傳統飛行器座艙操縱系統中,飛行員前、后操縱手柄,通過機械連桿、鉸鏈操縱檔位等控制裝置輸出力、位移或其它電信號,實現檔位轉換、系統控制,有時根據功能需求,手動力釋放后,由壓縮了的彈性元件釋放復位力,使手柄自動回到初始中間位置。現有的手柄回中復位裝置有以下缺陷:
一、由于機械系統的間隙、摩擦磨損等原因,機構不穩定,到初始位置處的重復定位精度較差,影響飛行器的操縱品質;
二、由于采用多組彈簧復位的機械結構,不僅一致性不太好,而且重量和結構一般較大;
三、受機械傳動桿系的限制,影響飛行器座艙布局的設計的靈活性;
四、維護性不好,需要進行處理,從而影響了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重復定位精度高、操縱品質好、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且操作便捷的手柄自動回中復位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手柄自動回中復位裝置,包括手柄、轉軸、底座、上定位塊、復位彈簧、下定位塊、定位塊,其中:手柄上的孔與轉軸外圓過盈配合剛性連接;轉軸為臺階形大小園柱,其大園柱中心設有盲孔,彈簧、鋼球裝在盲孔內,定位塊上的定位凹槽與鋼球配合;轉軸穿過底座上的圓弧空槽與定位銷分別夾在上定位塊與下定位塊之間兩凹槽內,上定位塊與下定位塊之間設有復位彈簧;軸依次穿過上定位塊、下定位塊、底座、手柄通過銷固定在定位塊上。
上述的手柄自動回中復位裝置,其中:手柄上裝有軸承,軸穿過手柄上的軸承。
上述的手柄自動回中復位裝置,其中:定位塊上的定位凹槽為半圓直槽。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轉軸內裝彈簧、鋼球與定位塊凹槽起到初始中間位置定位作用,同時定位銷外圓與上、下定位塊半圓槽緊密配合也能起到初始定位作用;即使長時間使用,定位銷出現少量磨損,在復位彈簧預拉力的作用下,上、下定位塊半圓緊密夾緊定位銷外圓,從而保證手柄初始定位精度要求,長期放置不會產生滑移,因而定位精度高。另外,由于向前、向后轉動手柄均由同一彈簧產生回復力,向前、向后轉動相同角度,操作手柄的手感變化不明顯,操縱品質好。通過以彈簧、鋼球定位,單獨的彈簧復位控制方式,實現手柄操縱檔位轉換、控制后自復位,且結構緊湊簡單、工作可靠。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中間位置);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的爆炸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向前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向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記:
1、手柄;2、定位銷;3、轉軸;4、底座;5、上定位塊;6、復位彈簧;7、下定位塊;8、彈簧;9、鋼球;10、定位塊;11、軸;12、銷;13、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手柄自動回中復位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參見圖1-3,手柄自動回中復位裝置,包括手柄1、轉軸3、底座4、上定位塊5、復位彈簧6、下定位塊7、定位塊10,其中:手柄1上的孔與轉軸3外圓過盈配合剛性連接;轉軸3為臺階形大小園柱,其大園柱中心設有盲孔,彈簧8、鋼球9裝在盲孔內,定位塊10上的定位凹槽為半圓直槽,與鋼球9配合,起到初始中間位置定位作用;轉軸3穿過底座4上的圓弧空槽與定位銷2分別夾在上定位塊5與下定位塊7之間兩凹槽內,上定位塊5與下定位塊7之間設有復位彈簧6,以保證手柄長期放置中間位置不會產生滑移,手柄1沿軸11轉動,運動部位裝有軸承13,以提高使用壽命。軸11依次穿過上定位塊5、下定位塊7、底座4、軸承13通過銷12固定在定位塊1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華陽電工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華陽電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98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容觸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電容觸摸傳感器
- 下一篇:機殼的門板啟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