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立式移動電話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58064.3 | 申請日: | 2010-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141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聞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式 移動電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手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分立式移動電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以及電子元器件的不斷小型化和功能化,個人移動電話已經成為一種追求功能大而全的信息載體。一部手機融合了顯示屏、鍵盤等多種人機交互外設,反而給只需求基本的通訊功能的用戶帶來成本和操作復雜性方面的負擔。
所以需要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將移動電話的功能精簡化和分立化,乃至外觀實用化。移動電話作為一種實時的通訊工具,應該盡可能的減小體積并達到隱蔽效果,最好完全解放了雙手同時又具有相當的裝飾效果,時尚商務人士可隨時隨地接撥電話和收發短信,讓移動通訊瞬間實現在舉手投足之間。另外對于視力不佳或視力缺失的老年人及殘障人士該設計也完全能滿足他們的通訊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立式移動電話,其解放了用戶的雙手同時又具有相當的裝飾效果,使用戶能隨時隨地接撥電話和收發短信。
本發明提供一種分立式移動電話,所述移動電話分成物理隔離的若干功能模塊,所述每一功能模塊之間通過無線連接,所述通過無線連接的各功能模塊實現所述移動電話的數據輸入輸出操作。
所述移動電話分成物理隔離的三個功能模塊:
語音輸入模塊,用以接收用戶的語音輸入;
語音輸出模塊,用以向用戶輸出語音信號;
主體控制模塊,用以控制所述語音輸入模塊、語音輸出模塊配合其實現所述移動電話的數據輸入輸出操作。
所述語音輸入模塊、語音輸出模塊以及主體控制模塊通過藍牙連接。
所述語音輸入模塊包括相互連接的麥克風、第一音頻解碼芯片、第一藍牙芯片、電池以及低壓差線性穩壓器,所述第一音頻解碼芯片接收所述麥克風傳來的用戶語音信號并對其處理,將處理后的語音信號通過PCM接口傳輸至所述第一藍牙芯片。
所述主體控制模塊包括基帶芯片、射頻芯片、語音識別芯片、第三藍牙芯片、電池以及低壓差線性穩壓器,所述基帶芯片以及射頻芯片實現移動電話的無線通訊,并控制所述語音識別芯片進行數據處理,還控制所述第三藍牙芯片接收外界數據,以實現數據的輸入輸出。
所述語音輸出模塊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二藍牙芯片、電池、包括內置聽筒功率放大器的第二音頻解碼芯片以及低壓差線性穩壓器,所述第二藍牙芯片接收所述第三藍牙芯片輸出的語音信號并通過PCM接口傳輸至所述第二音頻解碼芯片,所述第二音頻解碼芯片通過其內置聽筒功率放大器輸出語音。
所述語音輸入模塊外觀總體呈指環形狀,所述語音輸入模塊的線路板部分呈八角形位于所述指環的裝飾面,所述麥克風位于所述裝飾面的邊緣。
所述主體控制模塊外觀總體呈胸針形狀,包括位于所述胸針內部的線路板部分、位于所述胸針正面的按鍵部分以及位于所述胸針反面的SIM卡、馬達以及蜂鳴。
所述語音輸出模塊外觀總體呈耳環形狀,包括依次連接的聽筒功率放大器部分、轉軸部分以及線路板部分,所述聽筒功率放大器部分和線路板部分可繞所述轉軸部分旋轉并在自然下垂時兩者重疊。
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分立式移動電話,所述移動電話分成物理隔離的若干功能模塊,所述每一功能模塊之間通過無線連接,所述通過無線連接的各功能模塊實現所述移動電話的數據輸入輸出操作。所述的若干功能模塊在外觀上可以設置成指環、耳環以及胸針等形狀,然后像佩戴首飾一樣佩帶在身上,當要使用電話時,就利用這些外觀像首飾一樣的功能模塊撥打或接聽電話。利用本發明,可以給用戶帶來既時尚又便捷的體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移動電話的原理框圖;
圖2為語音輸入模塊硬件原理框圖;
圖3為語音輸出模塊硬件原理框圖;
圖4為主體控制模塊硬件原理框圖;
圖5為指環部分外觀示意圖;
圖6為耳環處于接聽狀態的外觀示意圖;
圖7為耳環處于非接聽狀態的外觀示意圖;
圖8為胸針部分正面外觀示意圖;
圖9為胸針部分背面外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聞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聞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80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覆蓋網絡中的數據緩存管理方法
- 下一篇:機器識別實名制出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