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水封氣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56479.7 | 申請日: | 2010-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43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婕;樂江平;陳玉華;李慶軍;周洪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1/22 | 分類號: | F16K31/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003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水 氣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封氣閥,尤其是一種通水封氣閥,屬于煤氣管路安全設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斷深入,煤氣放散率持續降低,煤氣系統壓力波動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尤其當煤氣輸送壓力在高位時,如瞬間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很容易引起煤氣的壓力波動,結果,煤氣管道沿途的水封就會瞬間產生因超壓而沖破的問題。
目前,煤氣儲氣罐在煤氣系統中承擔著煤氣系統壓力調節的作用:當煤氣壓力低時,排氣;壓力高時,儲氣。但當煤氣壓力瞬間升高時,很難發揮作用。另外,煤氣放散閥雖然可起排放作用,當煤氣壓力超過額定高限時,自動打開閥門放散煤氣,但在長期“零”放散情況下,煤氣放散閥因長期不用,很難保證每次放散成功。
據申請人了解,國內使用的煤氣水封有U型水封和多流程水封,前一種安裝時已確定了其水封高度,后一種通過增加流程提高封水的高度。總起來說,當封水被沖破,瞬間沒有抵御煤氣壓力的作用力時,就存在煤氣泄漏問題。因此,如何保證煤氣管路在出現異常高壓時,依然能夠可靠防止煤氣泄漏,成為煤氣供應和燃用系統的一大關鍵研究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煤氣輸送管路的安全需求,提出一種能夠在水封被高壓沖破后,能夠迅速關閉通道,可靠防止煤氣泄漏的通水封氣閥,并且該閥當補水高度達到要求時,能自動打開,從而使水封正常發揮作用。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通水封氣閥呈漏斗狀,上部具有溢流口,下部的錐形外殼底端延伸出的進口管通過接管與煤氣輸送管路中的U形管連通;所述進口管內的閥座孔上裝有閥芯,所述閥芯上方通過向上延伸的閥桿與浮球連接;所述錐形外殼中通過徑向延伸的導流葉與錐形罩固連,所述錐形外殼與錐形罩之間形成被導流葉分隔的環錐形流道;所述閥桿與錐形罩底端的定位中心孔成動配合,所述浮球位于錐形罩內。
正常工作時,由于U形管中注有水,因此可以當煤氣壓力在一定范圍波動時,防止其外泄。當出現異常高壓時,煤氣將推動U形管內的水,從溢流口中溢出而使水封被沖破。此時,由于水流經過環錐形流道,因此根據流體力學原理,將對浮球的上方產生回流力,使閥芯同時在自重以及回流力的共同作用下,克服高壓,迅速關閉閥座,從而防止煤氣外泄。之后,U形管內逐漸補水,當補水高度達到要求時,浮球將自動浮起,從而打開閥門,使水封正常發揮作用。
本發明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錐形罩的錐角在80-120°范圍內,這樣可以更為有效的產生回流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實施例中通水封氣閥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圓錐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錐形罩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口法蘭;2-補水管;3-閥座;4-閥芯;5-重量調整片;6-旋緊螺母;7-閥桿;8-定位中心孔;9-旋轉導流葉;10-中心錐形罩;10-1--錐形罩溝槽;11-空心浮球;12-閥門殼體;13-溢水口;14-排放和觀察孔;15-進口管;16-閥芯浮標;17-U形管;18-排水管;19-排水閥;20-U形水封聯箱;21-聯箱放水門。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通水封氣閥如圖2所示,閥門殼體12的外形呈漏斗狀,上部一側具有溢流口13,下部的錐形外殼底端延伸出的進口管15,該管通過接管與煤氣輸送管路中的U形管17連通。
接管由U形水封聯箱20和排水管18構成,所述進口管15的下端與U形水封聯箱20的一處連通,該聯箱的另一處通過向上延伸的排水管18與煤氣輸送管路中U形管17的最低處連通。
進口管15內的閥座3中心具有通孔,該孔上裝有底面為球冠面的閥芯4,該閥芯上方通過向上延伸的閥桿7與浮球11連接。為了可以調節自重,閥芯4上還固定有重量調整片5。閥門殼體下部的錐形外殼中通過徑向延伸的若干導流葉9與錐形罩10固連,錐形外殼與錐形罩10之間形成被導流葉9分隔的環錐形流道。閥桿7與錐形罩底端的定位中心孔8成動配合,浮球11位于錐形罩10內,其頂部高出錐形罩,并固定有帶刻度的浮標16。補水口2在通往進口管15的同時,還通往閥門殼體頂部的觀察孔14處。
本實施例產生作用于浮球回流力的理論依據是:在流體力學中,流體流經障礙物后,在障礙物后會產生回流負壓。當無粘性流體繞流圓柱時,由于后部發生流動分離,壓強不能恢復到與前部相同的水平,因此保持負值(表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64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煙氣余熱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種風力發電機組控制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