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外用藥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56429.9 | 申請日: | 2010-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54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付相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付相凱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9/08;A61K35/56;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市禾工專利代理事務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 地址: | 843000 新疆維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骨質增生 腰椎 突出 外用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的外用藥及其制備方法。
二、背景技術:現有技術中在骨質增生的治療中,無論是使用的外用藥貼,還是口服藥物骨刺片、骨增消,在臨床應用上只能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無法徹底根治。而腰椎間盤突出則只能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對患者來說即要承擔身心的痛苦,還要承擔經濟的負擔,在術后需要臥床休養,耽誤工作。雖然已有一些公布、公告的發明專利公開了治療骨質增生、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外用藥貼的成分及制備方法,但本發明所述的外用藥成份還未披露。
三、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的外用藥,以使此類病癥可以徹底根除,使患者免于手術治療,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本發明是以下述用量的原料按照下述方法制備而成:
原料:川烏、草烏各:8-12份,大風子12-20份,川芎16-24份,當歸16-22份,全蟲8-12份,海龍10-16份,海馬7-14份,干姜30-36份,地龍10-14份,馬錢子6-8份,藏紅花2-4份,三七16-20份。
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所述各原料分別粉磨至2000目,得到相應的粉料;
b、將粉磨后的粉料混合,并在常溫、干燥狀態下攪拌均勻;
c、將混合后的藥粉按每袋凈重50克的重量裝入透氣的布口袋內,封口扎緊,得到藥包;
d、將藥包裝入塑料袋內密封常壓保存。
骨質增生屬于中醫學“痹癥”“腰腿痛”范疇,腰椎間盤突出屬于中醫學“腰腿痛”范疇,本發明所采用的藥物組成中的川烏、草烏具有祛風濕,溫經止痛作用,大風子具有祛風、攻毒作用,川芎辛散溫通,具有祛風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當歸具有補血活血作用,全蟲具有熄風鎮痙、消炎攻毒、通絡止痛作用,海龍具有祛風濕作用,海馬具有調氣活血作用,干姜具有溫中逐寒、回陽通脈作用,地龍具有通行經絡作用,馬乾子具有通絡、強筋、散結、止痛、消腫作用,藏紅花具有鎮靜、鎮痛、活血去瘀作用,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上述各味中藥進行配制,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長期臨床應用中已得到體現:本發明中藥可增加骨組織活性,使椎間隙增寬,消除椎間盤內水腫、瘀積,降低椎間盤內壓力,增強椎間盤內潤滑度,使神經根與突出物之間相對的病理位置得到改變,解除壓迫。本發明以透骨化結、蕩滯通絡為治療手段,具有祛風除濕、驅寒清熱、舒筋活血的功效,治療周期短,效果好,不復發的優點。
僅1995年以來,單獨使用本發明經治病例如下:經治骨質增生213例,其中痊愈151例,顯效50例,有效12例,無效0例,治愈率達到70%。經治腰椎間盤突出182例,其中痊愈146例,顯效35例,有效1例,無效0例,治愈率達到80%。
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精選干燥(以可折斷或能研末為度)的川烏、草烏各:8份,大風子12份,川芎16份,當歸16份,全蟲8份,海龍10份,海馬7份,干姜30份,地龍10份,馬錢子6份,藏紅花2份,三七16份。按下述步驟制備:
a、將所述各原料分別粉磨至2000目,得到相應的粉料;
b、將粉磨后的粉料混合,并在常溫、干燥狀態下攪拌均勻;
c、將混合后的藥粉按每袋凈重50克的重量裝入透氣的布口袋內,封口扎緊,得到藥包;
d、將藥包裝入塑料袋內密封常壓保存。
治療方法:
將帶有塑料包裝的藥包放入器皿中,向內加入清水,以漫過藥包為度,開火煮至70-80度,將藥包由塑料包裝中取出,拆去封口,向藥包內倒入60度以上的糧食酒,以藥包完全濕透為度。將藥包貼于患處,并使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藥效泄露,最后固定在患處即可。一天貼著時間達到12小時即可取下,1-5天即可緩解癥狀,5-7天癥狀明顯減輕,以15天為一療程,癥狀較輕的一個療程即可痊愈,重患者3-4療程即可治愈。
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原料用量為川烏、草烏各:12份,大風子20份,川芎24份,當歸22份,全蟲12份,海龍16份,海馬14份,干姜36份,地龍14份,馬錢子8份,藏紅花4份,三七20份。具體制備方法及其他均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原料用量為川烏、草烏各:10份,大風子16份,川芎20份,當歸19份,全蟲10份,海龍13份,海馬11份,干姜33份,地龍12份,馬錢子7份,藏紅花3份,三七18份。具體制備方法及其他均與實施例1相同。
下面列出典型病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付相凱,未經付相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642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冰系統
- 下一篇:治療肝腫瘤的中藥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