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56329.6 | 申請日: | 2010-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13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宋志良;高冬仙;陳君;李宏華;吳成明;丁勇;李書福;楊健;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10 | 分類號: | B62D25/10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張智平;張向飛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行李 艙門 限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車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的行李艙門限位方式多種多樣,其目的在于防止汽車運動時產生的震動引起行李艙門與汽車后圍、側圍或后組合燈的磕碰,出現掉漆甚至損壞等現象。
現有的汽車行李艙門采用限位塊進行限位,行李艙門由內板和外板組成,限位塊設置于行李艙門內板和后圍板之間。限位塊采用橡膠材料制成,一端固連于行李艙內板上,另一端能抵靠在后圍板上。行李艙門的內端鉸接于車身上,限位塊設置于行李艙門內板的外端,因此通過該限位塊可使車門關閉時對行李艙門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進行限位,防止車身震動時引起行李艙門的位移。同時在關閉行李艙還可對行李艙和后圍板起到緩沖作用。
然而將限位塊布置于行李艙門內板和后圍板之間只能對行李艙門進行沿車軸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限位,并不能對車身左右方向進行限位。因此在車輛行駛時,由于車身的震動仍然會引起行李艙門出現左右方向的抖動,導致行李艙門外板與側圍外板或后組合燈之間的磕碰,出現掉漆現象影響車身外觀,甚至損壞側圍外板和后組合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行李艙門限位塊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限位牢固的行李艙門限位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結構設置于行李艙門內板的兩側并位于行李艙門內板與側圍之間,包括固連在行李艙內板上的柔性限位塊,且當行李艙門關閉時限位塊能抵靠在上述的側圍上。
行李艙門內板兩側固連有限位塊,當行李艙門關閉時,兩限位塊分別抵靠在兩側的側圍上,行李艙門被鎖扣鎖定,由于限位塊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因此限位塊被壓緊于內板與側圍之間,且限位塊對內板和側圍形成向外的頂壓力,從而保證行李艙門與側圍之間的間隙始終保持在一定范圍內,避免因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震動造成行李艙門發生較大震動。另外,由于限位塊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在行李艙門關閉時還可對行李艙門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防止行李艙門與汽車側圍或后圍之間沖擊力過大。
在上述的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中,所述的限位塊靠近于行李艙門內板的外端處。行李艙門內板的內端與車身相鉸接,外端具有鎖扣,因行李艙門的外端離鉸接點最遠,汽車行駛時對行李艙門外端的震動影響最大,并且行李艙外端容易與后圍磕碰,因此將限位塊設置于行李艙門內板的外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車身震動給行李艙門帶來的影響。
在上述的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中,所述的限位塊由橡膠材料制成。橡膠材料為具有可逆形變的高彈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溫下富有彈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產生形變,除去外力后能恢復原狀,滿足本限位塊的性能需求。
在上述的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中,所述的限位塊通過螺栓固連在行李艙門內板上。內板內側具有凸焊螺母,限位塊上具有供螺栓穿過的讓位孔,螺栓穿過該讓位孔后與內板上的凸焊螺母連接,從而將限位塊固定于內板上。
在上述的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中,所述的限位塊上具有限位平面,且當行李艙門關閉時限位平面與側圍接觸。限位塊與側圍接觸時,限位平面對側圍施加一定的壓力。
在上述的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中,所述的側圍上具有凸出的接觸平面,所述的限位塊上具有限位平面,且當行李艙門關閉時限位平面與接觸平面完全接觸。行李艙門關閉時,限位塊上的限位平面與側圍的接觸平面完全接觸,限位塊的接觸面和側圍的接觸面均傾斜設置,因此限位塊對側圍施加壓力的方向可被分解為X、Y、Z三個方向的作用力,通過該作用力對行李艙門在沿車軸前后方向、豎直方向和左右方向均能進行限位。
在上述的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中,所述的限位塊由固連在一起的連接部和接觸部組成,連接部與上述的行李艙門內板固連,接觸部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接觸部能與上述的側圍接觸。
在上述的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中,所述的限位塊的連接部通過螺釘固連在行李艙門內板上。行李艙內板上具有供螺釘穿入的安裝孔,連接部通過螺釘安裝于行李艙內板上具有安裝方便,連接牢固的優點。
在上述的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中,所述的限位平面位于接觸部上。限位平面用于與側圍相抵靠,因此設置于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接觸部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通過將限位塊設置于行李艙門內板的兩側,使限位塊被壓緊于行李艙門內板與車身側圍之間,從而使行李艙門與側圍之間的間隙始終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有效解決了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震動導致行李艙門發生抖動的問題,同時通過該限位塊還能在關閉行李艙門時對行李艙門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行李艙門的限位結構的使用狀態圖。
圖2是圖1中的A-A方向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63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斷路器滅弧結構
- 下一篇:X8R特性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