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基層醫療的心腦血管特征信號實時感知與監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55781.0 | 申請日: | 2010-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721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16 |
| 發明(設計)人: | 董軍;朱洪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B5/02 | 分類號: | A61B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陳忠輝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向 基層 醫療 腦血管 特征 信號 實時 感知 監護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遠程監護系統和便攜式心電監護儀,尤其涉及一種對人體心電圖、脈象等生命特征信號進行檢測、存儲、分析及無線傳輸的遠程監護系統,該監護系統主要針對基層醫療機構和院外的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身體健康也日益關注。但是,由于飲食習慣及老齡化程度的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等已成為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對這些數量龐大的慢性病進行及時、有效的監護、預防和治療,是當前我國醫療保健服務體系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而這不是單純依靠傳統的中心醫院加大投入就能奏效的,需要把傳統的以中心醫院為中心的醫療模式,轉換成專家與計算機輔助診斷相結合、以病人/家庭為中心、以鄉村、社區醫療服務為單位的新的全民保健模式。“無線化”、“便攜式”、“網絡化”是大勢所趨,例如用于心、肺音的聽診,腦電圖、心電圖識別的無線便攜式設備,達到使醫院減緩擁擠、降低開支,幫社區改善服務、加強內涵,讓百姓便于就醫、監護及時的目的。
近年來,國內外已開展以掌上計算機、移動電話和個人計算機作為操作平臺,將藍牙無線通信技術應用于生命特征信號監護或診斷系統的研究。目前,國內若干機構已開始涉足這一領域,但大多處于試驗和起步階段。
已有基本系統如圖1所示由采集、移動通信集成模塊,掌上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以及遠程服務器等部分組成。采集、移動通信集成模塊的檢測傳感器位于檢測對象身上,與采集模塊之間通過導聯線連接。采集模塊完成信號采集、濾波、放大、模數轉換等,它與掌上計算機通過藍牙無線通信協議連接,掌上計算機完成信號顯示、數據儲存、參數識別與分析以及與遠程服務器、個人計算機數據通信等功能。其中該個人計算機主要用作患者自我掌控身體狀況,而遠程服務器主要用于并行數據的接收、存儲,以供大型醫療機構的專家進行實驗調用、分析之用。
目前國內外已開發出一些心電生理特征監護的便攜式終端,但它們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1)數據采集模塊和分析處理模塊采用電纜連接方式,患者只能在有電話或計算機的場合才能進行生命特征信號遠程傳輸;
(2)缺乏網絡連接和通訊功能,因而,社區醫療機構不能通過通信網絡遠程獲得醫院、專家醫生的醫療指導;
(3)不能方便地與計算機進行數據通信,因而難以利用日益普及的計算機的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不能保留數字化記錄作為醫療證據,也不能被進一步深入分析以及輸入健康信息系統建立電子病歷;
(4)有的存儲空間十分有限,因而,難以滿足實踐應用中對較長時間保存多條心電記錄的需要;
(5)所提供的實時分析功能比較單一,也沒有提供很好的歷史數據回放、統計、報告等功能,難以滿足醫務人員對生命特征信號作全面、深入分析的要求。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掌上型移動遠程心電監護系統的諸多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面向基層醫療的心腦血管特征信號實時感知與監護系統,解決基層醫療資源匱乏,配套完善程度低的現狀,以及普通家用患者監護無法及時得到專家的診療、指導。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其實現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面向基層醫療的心腦血管特征信號實時感知與監護系統,包括信號采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及通過網絡互聯的無線通信模塊、遠程服務器及調用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采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和無線通信模塊集成為相對被監護者便攜的可佩帶終端,且所述信號采集模塊的采集單元至少包括心電圖電極,采集并通過其導聯線傳輸用戶的心電圖數據;脈象傳感器,用于采集一定量的與醫生指覺特征對應的脈象時間序列波形的脈象數據,心電圖電極與脈象傳感器均輸出連接至信號處理模塊;所述信號處理模塊具有依賴經驗、根據信號采集模塊所得數據模擬醫生思維過程、獲得疾病分類結果、并結合中西醫理論給出處方藥膳或休息/運動指導這類參考建議的智能化微處理器。
進一步地,前述面向基層醫療的心腦血管特征信號實時感知與監護系統,其中所述可佩帶終端的信號采集模塊還包括心音傳感器、血壓計、酶電極傳感器和血氧飽和度傳感器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采集單元。
進一步地,前述面向基層醫療的心腦血管特征信號實時感知與監護系統,其中可佩帶終端的信號處理模塊的智能化微處理器為具邏輯運算能力的單片計算機,所述單片計算機通過串行數據總線及多通道模數轉換器與信號采集模塊各采集單元相連,且所述單片計算機的通信端口與無線通信模塊信號相接。
更進一步地,前述面向基層醫療的心腦血管特征信號實時感知與監護系統,其中可佩帶終端的信號處理模塊還包括與單片計算機互聯的存儲模塊以及與單片計算機輸出相連的USB接口模塊,用于將采集的所得數據同步到個人計算機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57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