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編微程序設備代碼追蹤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53591.5 | 申請日: | 201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6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克勞迪奧·根塔;阿爾貝托·曼佐尼 | 申請(專利權)人: | C.R.F.阿西安尼顧問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30 | 分類號: | G06F9/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倪小敏 |
| 地址: | 意大利都靈*** | 國省代碼: | 意大利;IT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程序 設備 代碼 追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編微程序設備代碼追蹤。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可編微程序設備是一種包括下述元件的電子設備:處理器;存儲軟件和/或固件代碼的代碼存儲器,所述代碼包含待執行的一組指令;和存儲有在執行代碼時所使用的變量的值的數據存儲器。
使用時,可編微程序設備執行存儲在代碼存儲器中的代碼(即,指令)。
更具體地,可編微程序設備在相應的指令周期執行每個指令。
而且,每次執行指令時,可編微程序設備更新被稱為程序計數器的寄存器(register),寄存器存儲代碼存儲器的地址,要被執行的下一條指令被存儲在代碼存儲器上。
為找出并消除可編微程序設備的代碼中的任何錯誤(即,排錯),需對代碼進行追蹤。
追蹤代碼意味著確定由可編微程序設備執行的指令的順序。
高端可編微程序設備的特征在于具有包含多個插針(pin)的高速代碼追蹤界面。
更具體地,通過該界面,可以傳遞所有被執行的指令的地址。
為追蹤此類高端可編微程序設備的代碼,追蹤器(即電子代碼追蹤設備)被連接至可編微程序設備的代碼追蹤界面。
追蹤器包括各自的代碼存儲器,其中所述可編微程序設備的代碼的指令被存儲在與在所述可編微程序設備的代碼存儲器中的相同的地址。
追蹤器經由追蹤界面獲得由可編微程序設備執行的指令的地址,并且基于所獲得的地址以及存儲在其自身的各自的代碼存儲器中的代碼(更具體地,基于存儲在其自身的代碼存儲器中的位于所獲得的地址處的指令)來重建被執行的指令序列。
但申請人已發現,利用當前的技術,可編微程序設備代碼追蹤對可編微程序設備的硬件資源施加了很重的負擔,特別是在可編微程序設備插針需要傳遞被執行的指令地址方面。
實際上,例如,假設可編微程序設備代碼存儲器存儲一千個指令,并且每個插針傳送相應比特的被執行的指令地址,那么可編微程序設備將需要至少十個插針來傳遞被執行的指令地址。
而且,如果被存儲的指令的數目增加,那么可編微程序設備可能需要更多的插針來傳遞被執行的指令地址。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削弱(alleviate)上述缺陷的、用于追蹤由可編微程序設備執行的指令的系統。
上述目的是通過本發明來實現的,其中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追蹤由可編微程序電子設備執行的指令的系統,所述可編微程序電子設備包括存儲有指令的第一代碼存儲器,并且被配置用來在各自的指令周期執行每個存儲在第一代碼存儲器中的所述指令;
所述系統包括:
二進制碼生成裝置;和
追蹤設備;
所述二進制碼生成裝置構成可編微程序電子設備的一部分,并被配置用來在可編微程序電子設備的單個插針上生成和輸出二進制碼,每個二進制碼表示相應的執行相關事件、在相應的指令周期被生成和輸出并且包含N個比特,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
所述追蹤設備被連接至所述單個插針以接收所述二進制碼,并且該追蹤設備包括存儲有所述指令的第二代碼存儲器;
所述追蹤設備被配置用來基于所接收二進制碼和存儲在第二代碼存儲器中的所述指令來追蹤由可編微程序電子設備執行的指令。
附圖說明
為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現將參考附圖描述優選的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能被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圖1示意性地顯示了本發明用于追蹤由可編微程序電子設備執行的指令的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制造和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方式的各種修改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且不背離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
因此,本發明不限于所顯示的實施方式,而應給予與本文公開的原理和特征相一致的且在所附權利要求中限定出的最大范圍。
根據本發明,其提供一種用于追蹤由可編微程序設備執行的指令的系統。
圖1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用于追蹤由可編微程序設備執行的指令的系統。
更具體地,可編微程序設備1包括存儲指令的第一代碼存儲器。
可編微程序設備1被配置用來在各自的指令周期執行存儲在第一代碼存儲器2中的每個指令。
參考附圖,用于追蹤由可編微程序設備1執行的指令的系統包括:
二進制碼生成裝置3;和
追蹤設備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C.R.F.阿西安尼顧問公司,未經C.R.F.阿西安尼顧問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359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