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組裝機的針座密封圈裝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51998.4 | 申請日: | 2010-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41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郟正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環縣正日塑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張智平 |
| 地址: | 317606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自毀 注射器 組裝 密封圈 裝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組裝機,特別是一種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組裝機的針座密封圈裝配裝置。
背景技術
市場銷售的最新一代的一次性自毀式注射器一般包括針筒體、針座、膠塞和針拉桿,其結構為針座設置在針簡體的前端,膠塞固連在針拉桿的前端,針拉桿的前端從針筒體的后端活動插入到針筒體中。在針筒體內的藥液輸完后,針拉桿前端卡入到針座中,回拉針拉桿,針座連同設于其上的針頭同時拉到簡體內并且針拉桿在特定部位被拉斷。為了針座與針筒體之間有良好的密封性,一般在針座上裝配一個密封圈。
對于一次性注射器的裝配,有著很高的衛生要求,將密封圈裝到針座中也有同樣的要求。一般的密封圈的組裝,是將密封圈撐大后再套在針座上,傳統的方法是采用手工操作的,手工操作的最大缺點在于注射器容易附著上病菌,在裝配過程中難免會對針座產生污染,造成產品衛生要求不合格。
為了克服上述的缺點,一些廠家設計能將密封圈和針座自動組裝的機器,如專利(CN101081320A)所公開的一種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組裝機的針座密封圈裝配裝置,設置在固定有針座的轉盤和用于輸送密封圈的進料機構之間,包括一個機架,在機架上設有用于使進料機構上的密封圈附著其上并處于撐開狀態的撐圈機構,機架和撐圈機構之間設有用于將密封圈移動至固定在轉盤上的針座上方的轉移機構,在撐圈機構的側部設有用于將撐圈機構上的密封圈撥離并使其套在針座上的撥離機構。該裝置能夠將密封圈自動組裝在針座上,避免了人工手動組裝時的一些缺陷,但該裝置分別采用撐圈機構、轉移機構和撥離機構等三個機構來使密封圈組裝在針座上,使整體結構比較復雜,零部件很多,提高了生產和維修的成本,市場競爭力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組裝機的針座密封圈裝配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組裝機的針座密封圈裝配裝置,組裝機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上設有與動力機構相連且能同步轉動的上轉盤和下轉盤,所述的機架的一側設有用于輸送密封圈的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本裝配裝置包括設置在上轉盤上用于定位針座的抓桿,所述的抓桿和機架之間設有能隨著上轉盤的轉動而使抓桿豎直移動的升降機構,所述的下轉盤上設有能夠接收送料機構上的密封圈且能隨著下轉盤的轉動而撐開密封圈的上圈機構,所述的抓桿上的針座與上圈機構上的密封圈在豎直方向上處于正對位置,且當密封圈撐開至內徑大于針座外徑的狀態時所述的上圈機構能在下轉盤的作用下將密封圈套于針座上。
本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動力機構驅動上轉盤和下轉盤同步轉動,上轉盤轉動時帶動抓桿同步轉動且使抓桿抓取針座,針座被抓取后定位在抓桿上;當密封圈從送料機構中輸送到指定位置時,下轉盤轉動后帶動上圈機構將送料機構中的密封圈取出并且逐漸將密封圈撐開,同時抓桿在升降機構的作用下使針座向密封圈靠近,當密封圈撐開至內徑大于針座的外徑時,隨著下轉盤的繼續轉動,上圈機構使密封圈沿豎直方向移動套設在針座外,然后下轉盤帶動上圈機構下降,密封圈向內收縮箍緊在針座上,這樣就完成了密封圈和針座的裝配過程。
在上述的一種安全自毀式注射器組裝機的針座密封圈裝配裝置中,所述的上圈機構包括依次相套接的外抓套、內抓套和芯桿,所述的芯桿的一端設有一個撐開頭,所述的撐開頭延伸至內抓套外部且所述的內抓套的該端延伸至外抓套的外部,所述的外抓套和內抓套靠近撐開頭的一端開設有軸向的凹口,所述的芯桿固連在上述的下轉盤上,所述的外抓套和機架之間設有能使其豎直移動的驅動結構一,所述的內抓套和機架之間設有能使其豎直移動的驅動結構二。下轉盤帶動芯桿同步轉動,芯桿帶動外抓套和內抓套一起轉動,當芯桿經過送料機構的出口端時,將出口端處的密封圈接收過來,并使該密封圈套設在內抓套外側且位于外抓套的端面上;隨著下轉盤的轉動,驅動結構一和驅動結構二分別使外抓套和內抓套朝向芯桿的外端部移動,當外抓套和內抓套的外端部經過撐開頭時,由于開設有凹口,外抓套和內抓套的外端向外漲開,內抓套外端口徑變大后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向外撐開,因為外抓套也隨著內抓套一起端部漲開,所以密封圈被撐開后仍抵靠在外抓套的外端面處,當密封圈撐開至內徑大于針座的外徑時,外抓套和內抓套在驅動結構一和驅動結構二的作用下將密封圈豎直推送至套設在針座的外端處,然后外抓套繼續推動密封圈沿針座的外側面向上移動,直至套設在針座上的密封槽內,然后外抓套和內抓套后退恢復至初始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環縣正日塑機有限公司,未經玉環縣正日塑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19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信電纜斷點自動檢測報警儀單穩態電路
- 下一篇:一種便攜式綜合測試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