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純聚氯化鋁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51162.4 | 申請日: | 2010-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22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俞明華;阮忠強;陳鳳金;胡良觀;倪貴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善綠野環保材料廠 |
| 主分類號: | C01F7/56 | 分類號: | C01F7/56;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純 氯化鋁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廢水、污水或污泥的處理小類,特別涉及生活飲用水用水處理劑--聚氯化鋁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聚氯化鋁:又名羥基聚合氯化鋁、堿式氯化鋁,分子式:Aln(OH)mCl(3n-m)0<m<3n;英文名稱:Poly?aluminium?chlioride,簡稱:PAC。?
PAC是一種含鋁的無機高分子聚合物。它兼具有無機混凝劑和有機絮凝劑的高效、低耗、低腐蝕性和適應性強的特點,有著很廣泛的用途。其應用領域除自來水凈化、工業水處理、污水、廢水及污泥處理外,還應用于鑄造、醫藥、催化劑、化妝品、造紙、耐火材料和皮革等非水處理行業。?
與國外普遍采用精細化工產品作原料不同,我國PAC生產采用的含鋁原料主要是因地制宜,開發利用自身的礦物資源。我國目前PAC生產大致分兩類:一類,以工業合成鹽酸、工業氫氧化鋁(或粘土熟料)和鋁酸鈣為原料,采用加壓或常壓反應,鋁酸鈣調整二步法。這是國內PAC生產的主體。另一類,以合成鹽酸和工業氫氧化鋁為主要原料壓溶法生產。有時輔以鋁酸鈣或碳酸鈣調整。此類產品不但成本較高,且混凝效果較一類產品差。?
直接用鹽酸和鋁酸鈣,一步法生產PAC,其鹽基度特高,溶液與礦渣的無法分離,這就決定了鋁酸鈣等礦物資源不能用一步法制得PAC產品。?
再說,在常壓條件下,為了得到較高的氧化鋁溶出率,只好采用較高的加酸當量比,因而溶出液中一般含有游離酸,使B%調整原材料消耗增加。如欲得到具有一定鹽基度的溶出液,則溶出率降低。為了既得到較高氧化鋁溶出率,又得到較高鹽基度,故需要采用兩段溶出,俗稱“二步法”。?
現市場生產生活飲用水用聚氯化鋁(高純)采用一類,即以工業合成鹽酸(高純)、活性氫氧化鋁和鋁酸鈣為原料的常壓二步法工藝路線。此法過程雖然簡單,操作便捷。但隨著活性氫氧化鋁原料市場的緊縮,而工業氫氧化鋁昂貴(又必須采用加壓酸溶)。所以,探索新的原料路線,創新工藝路線,成了各個企業的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只需要工業合成鹽酸與水處理劑用?的鋁酸鈣粉二種主要原材料的常壓“n步分割法聚氯化鋁(高純)生產新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所述的“n步分割法聚氯化鋁(高純)生產新工藝”技術方案如下:以符合GB15892-2009標準的聚氯化鋁液體為原料,包含下述步驟:?
A、取約總產量50%的Cn(C為聚氯化鋁溶液,n為分割次數)符合《生活飲用水用聚氯化鋁》GB15892-2009標準的聚氯化鋁液體,其中Al2O3含量~為10.5%,加入反應容器中;?
B、在器內有上述溶液的條件下,配以不斷攪拌,一次性投入約總產量10~15%的符合HG3746-2004標準的鋁酸鈣粉(Al2O3含量為51~53%);?
C、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約為總產量8%的100%HCl的符合GB320-2006標準的工業合成鹽酸;?
D、視反應溫度情況,補水、通蒸汽直接加熱;?
E、控制溫度在80~99℃,進行一次反應,保溫、熟化1.5~2小時后,經壓濾,得預期總產量Cn+1(Al2O3含量為10.5%)符合《生活飲用水用聚氯化鋁》GB15892-2009標準的聚氯化鋁高純合格液體產品;?
F、取上述制備的Cn+1溶液,重復上述步驟制取Cn+2溶液;?
G、取上述制備的Cn+2溶液,重復上述步驟制取Cn+3溶液。所述的步驟G中,趁熱稱取約總產量50%的Cn+1聚氯化鋁液體。?
本發明探索出飲用水用水處理劑--聚氯化鋁生產新工藝,其原料簡單、一步反應、成本低、各項指標符合要求、特別是有害物質限量指標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均能完全符合指標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善綠野環保材料廠,未經嘉善綠野環保材料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11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