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鉗子及利用該鉗子制作蓄電池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250864.0 | 申請日: | 2010-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13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董李;侯國友;熊正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肇慶理士電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7/02 | 分類號: | B25B7/02;H01M10/12;H01M2/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宋鷹武 |
| 地址: | 526238 廣東省肇慶市(大***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鉗子 利用 制作 蓄電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蓄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鉗子及利用該鉗子制作蓄電池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蓄電池制造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由于鑄焊方式,質量可靠,生產效率高,目前生產廠家普遍采用鑄焊方式生產鉛酸蓄電池,鑄焊的入殼方式采用機器入殼,通常負匯流排長度比極群短,在鑄焊時需要將極群外側的兩片負極耳向中間捏攏,目前通常采用直接手捏折彎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容易造成負極耳根部的鉛膏松動或脫落,負極耳根部也容易壓在隔板上,嚴重的會壓破隔板,導致正負極板接觸短路,電池使用久了將產生短路或微短路現象,影響電池性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蓄電池的制作方法和鉗子,利用該鉗子制作蓄電池,能夠提高鑄焊電池的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鉗子,包括兩個鉗嘴,其中一鉗嘴末端設置有凹陷部,另一鉗嘴末端設置有凸出部,兩個鉗嘴閉合時,所述凸出部緊貼所述凹陷部。
優(yōu)選的,其中一鉗嘴的長度小于另一鉗嘴的長度,兩個鉗嘴的末端均向里彎折,兩個鉗嘴閉合時,短鉗嘴的末端的凸出彎折部與長鉗嘴末端的凹陷彎折部緊貼。
優(yōu)選的,兩個鉗嘴末端均向同一方向彎折,彎折部分和未彎折部分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一種利用上述鉗子制作蓄電池的方法,蓄電池的極群裝入模盒之后,還包括用所述鉗子將極群的外側極耳的上部夾彎,保持所述極耳的下部垂直不變的步驟。
優(yōu)選的,所述上部夾彎的長度為4-5毫米。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在制作蓄電池時,通過專用鉗子將極群的外側極耳的上部夾彎,保持極耳的下部垂直不變,極耳根部由于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鉛膏就不會產生松動或脫落現象,因極耳的下部仍然是直的,極耳不會壓破隔板,提高了鑄焊電池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鉗子;
圖2為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鉗子;
圖3為采用實施一或二提供的鉗子制作的蓄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鉗子,包括兩個鉗嘴,其中一鉗嘴末端設置有凹陷部,另一鉗嘴末端設置有凸出部,兩個鉗嘴閉合時,所述凸出部緊貼所述凹陷部。通過該專用鉗子將極群的外側極耳的上部夾彎,保持極耳的下部垂直不變,極耳根部由于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鉛膏就不會產生松動或脫落現象,因極耳的下部仍然是直的,極耳不會壓破隔板,提高了鑄焊電池的質量。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制作蓄電池的專用鉗子,包括兩個鉗嘴,其中一鉗嘴的長度小于另一鉗嘴的長度,兩個鉗嘴的末端向里彎曲,兩個鉗嘴閉合時,短鉗嘴的末端的凸出彎折部與長鉗嘴末端的凹陷彎折部緊貼。傳統(tǒng)的鉗子鉗嘴多為平行封閉結構,如果用傳統(tǒng)的鉗子,在夾住最外側的極耳時,還需要扳動鉗子才能使極耳上部彎折,但是很容易導致極耳的下部也容易受到力的作用,導致鉛膏產生松動或脫落現象,電池質量存在隱患。但是,使用圖1的鉗子時,該鉗子將極群的外側極耳的上部夾彎時,手不需要扳動,夾住時,只要夾緊鉗子,就能夠將極耳上部夾彎,保持極耳的下部垂直不變,極耳根部由于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鉛膏就不會產生松動或脫落現象,因極耳的下部仍然是直的,極耳不會壓破隔板,提高了鑄焊電池的質量。
實施例二
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施例還公開了另一種制作蓄電池的專用鉗子,包括兩個鉗嘴,兩個鉗嘴末端均向同一方向彎折,彎折部分和未彎折部分之間的夾角為鈍角。使用圖2的鉗子時,該鉗子將極群的外側極耳的上部夾彎時,手也不需要扳動,夾住時,只要手使力就能夠將極耳上部夾彎,保持極耳的下部垂直不變,極耳根部由于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鉛膏就不會產生松動或脫落現象,因極耳的下部仍然是直的,極耳不會壓破隔板,提高了鑄焊電池的質量。
實施例三
一種蓄電池的制作方法,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蓄電池的極群裝入模盒之后,還包括用圖1或圖2所示的鉗子將極群的外側極耳的上部夾彎的步驟。所述上部夾彎的長度為4-5毫米。將極群的外側極耳的上部夾彎時,保持極耳的下部垂直不變,如圖3所示,極耳根部由于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鉛膏就不會產生松動或脫落現象,因極耳的下部仍然是直的,極耳不會壓破隔板,從而減少了鑄焊電池的短路現象,提高了鑄焊電池的質量。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肇慶理士電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肇慶理士電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508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裝飾用涂料轉移膜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風葉打刻度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