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通流分頻分流型脫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47989.8 | 申請日: | 2010-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16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龔正全;林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銀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9/06 | 分類號: | H02H9/06;H02H7/00;H01C7/12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中正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31 | 代理人: | 劉鑄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流 分頻 分流 脫離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用脫離裝置。尤指一種大通流分頻分流型脫離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常規熱熔、熱爆式脫離器均存在通流耐受能力小的問題,一般僅能耐受≤35kV系統的操作沖擊電流,極少能實現耐受110-220kV系統操作沖擊電流,且極易出現誤動率高或動作脫離不可靠等現象。中國專利“新型分頻分流式脫離器”(專利號:ZL?2006?2?0014946.4),包括分頻元件、分流元件、上、下電極、電流感應元件及啟爆元件,所述分頻元件、分流元件、電流感應元件及啟爆元件串聯后分別與上、下電極相接,實現了≤220kV系統操作沖擊電流耐受等通流問題;并可通過20次2000A大通流方波沖擊電流耐受,實現了500kV等超高壓系統運行的基本要求;但20次2000A大通流方波沖擊電流試驗后,放電電極會出現明顯燒蝕現象,可靠性受到質疑,難于實現免維護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高壓避雷器用的既能可靠耐受超高壓系統的操作過電流而幾乎不會出現電極燒蝕,更不會使脫離器損壞或誤脫離、又可以在很小的工頻電流下迅速可靠動作的大通流分頻分流型脫離器。實現超高壓避雷器的可靠免維護運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大通流分頻分流型脫離器,有一個脫離器本體,包括上接線端子、下接線端子、分頻元件、分斷骨架、電流感應元件和啟爆元件,分頻元件裝于分斷骨架上部;電流感應元件與啟爆元件從上至下依次順序疊放后裝配于分斷骨架下部,分斷骨架上、下部分別與上接線端子和下接線端子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套裝于脫離器本體外與脫離器本體并聯的分流裝置,所述分流裝置包括上引出板、下引出板、上聯接導栓、下聯接導栓、上分流球和下分流球,上分流球與下分流球前端是半球體狀結構,上、下分流球球體面相對而隔離形成放電間隙,上分流球與上聯接導栓的一端連接,上聯接導栓的另一端與上引出板連接,上引出板與上接線端子連接;下分流球與下聯接導栓的一端連接,下聯接導栓另一端與下引出板連接,下引出板與下接線端子連接。
上、下聯接導栓可以是通過螺紋與上、下引出板和上、下分流球連接。分流核心元件上、下分流球前端為半球體狀,其優良的場強均勻性,使脫離器在超高壓系統操作過電壓下的放電較均勻的分布于大面積的球電極外表面(面放電);克服了環行電極由于場強不均勻,放電在環行電極的突起表面(線放電或點放電)進行的缺點。
所述上、下分流球可以使用金屬石墨復合材料制造。因放電電弧的溫度通常大于2000℃,常用金屬材料(如銅、鋼等)的熔點僅為1000~1600℃,而石墨材料的熔點可達3500℃,所以石墨電極相比常規銅、鋼電極脫離器,可以大幅提高放電時電極耐高溫電弧燒蝕的性能。上、下分流球電極后部可以是金屬高強材料,使石墨放電球面與放電電流引入聯接可靠牢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滿足超高壓系統應用、既能可靠耐受超高壓系統的操作過電流而不損壞或誤脫離,不會出現電極燒蝕,更不會使脫離器損壞;又可以在很小的工頻電流下在避雷器本體發生劣化或閃絡、短路等故障出現續流時自動、可靠動作,實現超高壓避雷器的可靠免維護運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分頻元件、2為分斷骨架、3為電流感應元件、4為啟爆元件、5A為上引出板、5B為下引出板、6A為上聯接導栓、6B為下聯接導栓、7A為上分流球、7B為下分流球、8A為上接線端子、8B為下接線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發明有一個脫離器本體,包括上接線端子8A、下接線端子8B、分頻元件1、分斷骨架2、電流感應元件3和啟爆元件4,分頻元件1裝于分斷骨架2上部;電流感應元件3與啟爆元件4從上至下依次順序疊放后裝配于分斷骨架2下部,分斷骨架2上、下部分別與上接線端子8A和下接線端子8B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套裝于脫離器本體外與脫離器本體并聯的分流裝置,所述分流裝置包括上引出板5A、下引出板5B、上聯接導栓6A、下聯接導栓6B、上分流球7A和下分流球7B,上分流球7A與下分流球7B放電面是半球體狀結構,上、下分流球7A、7B放電面相對而隔離形成放電間隙,上分流球7A與上聯接導栓6A的一端連接,上聯接導栓6A的另一端與上引出板5A連接,上引出板5與上接線端子8連接;下分流球7B與下聯接導栓6B的一端連接,下聯接導栓6B另一端與下引出板5B連接,下引出板5B與下接線端子8B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銀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銀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798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