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47386.8 | 申請日: | 2010-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69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卓輝;黃珮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立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51/56 | 分類號: | H01L51/5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國城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發光二極管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尤指一種適用于大面積制作的有機發光二極管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具有:超輕、超薄(厚度可低于1mm)、亮度高、可視角度大(可達170度)、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響應速度快、清晰度高、發熱量低、抗震性能優異、制造成本低、可彎曲等優勢,逐漸受到各界研究及產業的矚目。
現有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包括:一基板11、一陽極12、一空穴注入層13、一空穴傳輸層14、一發光區15、一電子傳輸層16、一電子注入層17、以及一陰極18。其中,發光區15配置于空穴傳輸層14與電子傳輸層16間,其可包含單層發光層或多層發光層。
根據有機發光材料種類,有機發光二極管可區分為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及高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兩類,其中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通常以蒸鍍方式制備,而高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主要則以旋涂方式制備。
雖然已知可通過蒸鍍工藝制備具有多層結構的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但此種工藝卻不利于制備大面積的有機發光二極管,且有不易控制發光層中組成分含量比例的缺點。另一方面,雖然可通過較簡便的旋涂方式制備高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但制備多層結構時卻容易發生嚴重的層間互溶問題。據此,目前尚未發展出可簡便穩定制備具有多層結構的有機發光二極管,尤其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常因受限于蒸鍍工藝而有不利于大面積制作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以便能簡便穩定地制備多重發光層結構,有利于大面積制作,且易于控制發光層中組成分含量比例,以利于調控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發光顏色。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提供一基板,其一表面設置有第一電極;(B)于第一電極上使用第一溶液進行第一成膜步驟,以形成第一發光層,其中第一溶液包括第一溶劑及第一染料;(C)于第一發光層上,使用第二溶液進行第二成膜步驟,以形成第二發光層,其中第二溶液包括第二溶劑及第二染料,且第一溶劑與第二溶劑為相異溶劑并滿足下列至少一條件:第一溶劑與第二溶劑的偶極矩差異為0.5D以上(較佳為0.5D至2.0D,更佳為0.5D至1.3D,最佳為1.0D至1.25D)、或第一溶劑的黏滯度為0.3mPa·s以上(較佳為0.3mPa·s至1.0mPa·s,更佳為0.4mPa·s至0.8mPa·s,最佳為0.4mPa·s至0.6mPa·s);以及(D)形成第二電極于第二發光層上。在此,黏滯度指20℃下的溶劑黏滯度,而第一溶劑及第二溶劑亦可同時滿足上述兩種條件。
據此,本發明通過選取滿足特定條件的溶劑,得以改善溶液工藝制備多重發光層時的層間互溶問題,以便使有機發光二極管可通過溶液工藝制備多重發光層,有利于大面積制作,并可簡化工藝及降低制作成本,且易于控制發光層中組成分含量比例,以利于控制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發光顏色。尤其,本發明所提供的制作方法更可應用于制備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改善現有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管受限于蒸鍍工藝的缺點。
于本發明的制作方法中,第一染料及第二染料并無特殊限制,其可分別為任何現有的熒光染料、磷光染料或其混合物,尤其,第一染料及第二染料可分別為任何現有的小分子熒光染料、小分子磷光染料或其混合物。舉例說明,可發綠光的染料包括,但不限于:CF3BNO、Ir(ppy)3、BNE、Alq、DPT、Alq3、Bebq2、DMQA、Coumarin?6、Q、NMQ、及Quinacrine等;可發紅光的染料包括,但不限于:Ir(piq)2(acac)、DCM-2、TMS-SiPc、DCJTB、及ABTX等;可發藍光的染料包括,但不限于:Flrpic、MDP3FL、DSB、TPAN、DPAN、DPAP、Perylene(C20H12)、DPVBi、PPD、α-NPD2、β-NPD、TTBND、DCTA、及TDAPTz等;可發橘光的染料包括,但不限于:Ir(2-phq)3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立清華大學,未經國立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73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機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機材料與其他材料的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態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藝方法或設備
H01L51-05 .專門適用于整流、放大、振蕩或切換且并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電容器或電阻器
H01L51-42 .專門適用于感應紅外線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專門適用于將這些輻射能轉換為電能,或者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的控制
H01L51-50 .專門適用于光發射的,如有機發光二極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