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凈化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44996.2 | 申請日: | 2010-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3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義;劉仁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友奧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9/20 | 分類號: | A61L9/20;A61L9/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 地址: | 21317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凈化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凈化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空氣中含有一定量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細菌及病毒,居室裝修一定時間內會散發有毒、有害氣體,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極易使有害細菌及病毒傳播,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因此,以凈化室內空氣為目的的空氣凈化器應運而生。目前的空氣凈化器可分為過濾型、負離子型、紫外線型、復合多功能型等多種形式。但是現有的空氣凈化器基本上是方形的,比較笨重。由于外觀的原因,現有空氣凈化器放在房屋中間會讓人感覺不協調,若是放在房屋的角落,則對空氣的凈化能力大大降低。
在各種空氣凈化器中,利用紫外光照射光催化劑使氣體發生光催化分解反應的空氣凈化器因具有殺菌、去除有害氣體、除異味等功能,已得到了比較廣泛地應用。紫外燈雖然具有殺菌作用,但是如果紫外燈發出的紫外線直接照射到人體,會引起光化學反應,可使人體機能發生一系列變化,尤其是對人體的皮膚、眼睛以及免疫系統等造成危害。因此采用紫外燈的空氣凈化器都有光催化裝置,這個裝置包含紫外燈管、光催化劑以及屏蔽罩。屏蔽罩的作用就是能透氣但減少紫外光的直射。如中國專利文獻CN2319732Y公開了一種《空氣凈化空調器》,它包含有由支座、紫外燈管、光催化劑和光屏蔽罩組成的光催化裝置,紫外燈管、光催化劑置于光屏蔽罩中,光屏蔽罩上具有透氣孔及其遮光結構,遮光結構為與光屏蔽罩一體的遮光葉片。這種結構雖然能一定程度上減少紫外光對空調器的其他部位以及人體的輻射,但是這種光催化裝置的透氣不透光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仍然會有紫外光從透氣孔中透射出來。因此迫切需要一種結構簡單合理,能真正達到透氣不透光的效果的光催化裝置,讓空氣凈化器的使用能夠更加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與房屋家裝協調度好、且空氣凈化能力強的空氣凈化器,。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空氣凈化器,所述空氣凈化器設置于燈形外殼內。
所述燈形外殼包括螺紋連接的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空氣凈化器設置于燈形外殼的上殼體的頂部;上殼體內設有上火線導電圈和上零線導電圈,下殼體內設有下火線導電圈和下零線導電圈,且上火線導電圈與下火線導電圈接觸,上零線導電圈與下零線導電圈接觸。
所述燈形外殼的上殼體和下殼體均為管狀結構,且上殼體、火線導電圈、上零線導電圈、下殼體、下火線導電圈、下零線導電圈同軸。
所述燈形外殼的上殼體內還設有上絕緣體,下殼體內還設有下絕緣體,所述上火線導電圈和上零線導電圈均固定在上絕緣體內,下火線導電圈和下零線導電圈均固定在下絕緣體內。
所述燈形外殼的下殼體的下火線導電圈和下零線導電圈插入上火線導電圈和上零線導電圈之間的空隙中。
一種空氣凈化器還包括圓柱形的光催化裝置;所述光催化裝置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遮光透氣板、光催化過濾網和紫外線燈,所述光催化過濾網緊貼遮光透氣板的內壁,一個或多個紫外線燈位于光催化過濾網圍成的內部空間中;所述遮光透氣板包括位于內部的透氣板和位于外部的遮光板,透氣板和遮光板均設有多個透氣孔,且遮光板的非孔部分阻擋光線從透氣板的透氣孔中射出。
所述光催化裝置的遮光透氣板的透氣板和遮光板的透氣孔相互錯開,且透氣板的透氣孔向外凸,遮光板的透氣孔向內凹。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將空氣凈化器與燈有效的結合,可以與落地燈、臺燈、壁燈、吊燈等各種照明或裝飾燈結合,可以同時凈化空氣和照明,使之與家具、室內環境相協調。而且由于燈的安裝位置較高,能夠使空氣的對流效果更好,極大地提高了空氣凈化的效果。
(2)當空氣凈化器與落地燈結合時,會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落地燈高度較高,包裝和運輸都比較不方便,而且包裝成本較高,由于燈桿中有電線穿過,因此不能簡單的把其拆分成兩節包裝;本發明通過在螺紋連接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中設置相配合的導電圈,實現了擰緊后導通電的效果,結構簡單、穩定,安裝、拆卸方便,能有效減少包裝成本。
(3)本發明的上殼體、火線導電圈、上零線導電圈、下殼體、下火線導電圈、下零線導電圈同軸,這種結構使得上殼體和下殼體擰緊后,導電圈能有效接觸,且不會出現錯接現象。
(4)本發明的上火線導電圈和上零線導電圈均固定在上絕緣體內,下火線導電圈和下零線導電圈均固定在下絕緣體內,這種結構能確保殼體不會漏電,提高了本發明的安全性。
(5)本發明的下火線導電圈和下零線導電圈插入上火線導電圈和上零線導電圈之間的空隙中,這種結構增加了各類導電圈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了導電圈接觸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友奧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友奧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49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