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44578.3 | 申請日: | 2010-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68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生;翟曉亮;王茜;王繼明;朱經緯;馮林軍;任騰先;段蘭;王欣欣;王曉平;郝龍;閆生龍;王玉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C3/293 | 分類號: | E04C3/293;E01D19/12;E01D101/24;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 地址: | 710064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 鋼管 組合 | ||
1.一種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在下翼緣的長度方向設置有腹板(2),腹板(2)的前后表面設置有加勁肋(4),腹板(2)的上端設置有在鋼管內澆注自密實混凝土構成的上翼緣鋼管混凝土(1),其特征在于:在上翼緣鋼管混凝土(1)上端設置有混凝土上翼板(5);所說的下翼緣為在鋼管內澆注自密實混凝土構成的下翼緣鋼管混凝土(3),上翼緣鋼管混凝土(1)和下翼緣鋼管混凝土(3)的鋼管為矩形鋼管或圓形鋼管,橫截面為圓形環狀結構或矩形環狀結構;所說的腹板(2)的水平截面形狀為梯形波折或正弦波形或平面板形。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上翼緣鋼管混凝土(1)和下翼緣鋼管混凝土(3)的圓形鋼管的外徑為100mm~500mm,管壁厚為3mm~16mm;所說的上翼緣鋼管混凝土(1)和下翼緣鋼管混凝土(3)的矩形鋼管橫截面的外寬為100mm~700mm、外高為60mm~200mm、管壁厚為3mm~16mm,其中外寬大于外高。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上翼緣鋼管混凝土(1)與下翼緣鋼管混凝土(3)的鋼管截面與形狀相同或不相同。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梯形波折腹板(2)的水平截面為正梯形與倒梯形首尾相互連為一體的梯形波折曲線。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正梯形為正等腰梯形,倒梯形為倒等腰梯形,正等腰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比為1∶2~4,斜邊與底邊的夾角α為30°~45°,倒等腰梯形與正等腰梯形的幾何形狀相同方向相反,波高H1取值為下翼緣鋼管混凝土(3)外徑或外寬的3/10~3/5,該腹板(2)的厚度為3mm~16mm,高度為200mm~2500mm。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正弦波形腹板(2)的水平截面為正弦波形曲線,正弦波形曲線的方程為:
y=H2sin(2πx/L2)
式中:L2為波長,H2為波高,y、x為正弦波形曲線計算點的坐標值。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正弦波形腹板(2)的波高H2取值為下翼緣鋼管混凝土(3)外徑或外寬的3/10~3/5,波長L2取值為180mm~2400mm,厚度為3mm~16mm,高度為200mm~2500mm。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混凝土翼板的雙鋼管混凝土翼緣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平面板型腹板(2)的厚度為3mm~16mm,高度為200mm~2500mm;加勁肋(4)的厚度為4mm~16mm;混凝土上翼板(5)的長度為1200mm~60000mm、寬度為500mm~2500mm、厚度為60mm~250mm,其中長大于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457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