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及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243522.6 | 申請日: | 201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12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彭樹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樹林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9/06;A61K35/02;A61K35/56;A61K35/6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亞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陳亞石 |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樂山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痛風 疾病 藥物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天然中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及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痛風疾病是當今人類因生活壓力大,任務重、休息睡眠不足、飲食飲酒過度,運動過少而導致肝臟解毒功能下降,腎臟排泄功能失調,至血液中血尿酸含量增高,關節(jié)處嘌呤沉積而造成的骨關節(jié)常見病、多發(fā)病,更是國際級疑難病。臨床表現(xiàn)癥狀多為:一個或多個關節(jié)腫痛、發(fā)熱、表面發(fā)紅、腫大、畸形、關節(jié)功能障礙燈,現(xiàn)代醫(yī)學多以堿性化學藥物或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行酸堿中和或消炎止痛治療,有明顯毒副作用,不能根本治愈痛風疾病,療效不穩(wěn)定,痛風疾病反復發(fā)作,苦不堪言,患者難以接受激素和化學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愿意采取中醫(yī)藥治療。
市場上已有的用于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主要有秋水仙堿片、別嘌醇片、吲哚美辛片、地塞米松片、強的松龍片燈,但這些藥物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療效不穩(wěn)定、不顯著等缺陷。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中藥原料制成的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及制備工藝,該藥物療效顯著,服用方便,無毒副作用,制作簡便。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姜黃6-12,木通9-15,血竭3-6,大蕓3-15,巴戟3-15,番木鱉9-45,昆布6-12,海藻6-12,紫花地丁6-15,泡參2-10,寧夏枸杞子3-15,苦參6-15,夏枯草15-30,荔仁3-12,牡蠣3-15,龍骨3-15,覆盆子2-10,蓮仁3-15,金櫻子15-30,黃柏10-20,女貞子2-10,梔子6-12,穿心蓮15-30,蛇床子2-10,遠志3-15,車前子3-15,破故紙2-10,菟絲子2-10,重樓6-15,三棱6-12,文術6-12,益智仁3-15,淫羊藿9-45,杜仲6-30,蜈蚣2-30,全蟲2-10,水蛭5-25,地龍5-25。
最優(yōu)的,一種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昆布9,海藻9,紫花地丁11,泡參6,寧夏枸杞子9,苦參11,夏枯草23,荔仁8,牡蠣9,龍骨9,覆盆子6,蓮仁9,金櫻子23,黃柏15,女貞子6,梔子9,穿心蓮23,蛇床子6,遠志9,車前子9,破故紙6,菟絲子6,重樓11,三棱9,文術9,益智仁9,淫羊藿27,杜仲18,蜈蚣16,全蟲6,水蛭15,地龍15;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適宜臨床的制劑,例如可以是:膠囊劑、片劑、顆粒劑、丸劑等,優(yōu)選是膠囊劑。
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的制備工藝,其步驟如下:
(1)按下述重量比稱取各原料:
姜黃6-12,木通9-15,血竭3-6,大蕓3-15,巴戟3-15,番木鱉9-45,昆布6-12,海藻6-12,紫花地丁6-15,泡參2-10,寧夏枸杞子3-15,苦參6-15,夏枯草15-30,荔仁3-12,牡蠣3-15,龍骨3-15,覆盆子2-10,蓮仁3-15,金櫻子15-30,黃柏10-20,女貞子2-10,梔子6-12,穿心蓮15-30,蛇床子2-10,遠志3-15,車前子3-15,破故紙2-10,菟絲子2-10,重樓6-15,三棱6-12,文術6-12,益智仁3-15,淫羊藿9-45,杜仲6-30,蜈蚣2-30,全蟲2-10,水蛭5-25,地龍5-25;(2)將血竭、大蕓、巴戟、泡參、寧夏枸杞子、番木鱉、牡蠣、龍骨、覆盆子、蓮仁、金櫻子、女貞子、蛇床子、遠志、車前子、破故紙、菟絲子、益智仁、淫羊藿、杜仲、蜈蚣、全蟲、水蛭、地龍粉碎,過120目篩得細粉和粗粉待用;
(3)將上述粗粉與姜黃、木通、昆布、海藻、紫花地丁、苦參、夏枯草、荔仁、黃柏、梔子、穿心蓮、重樓、三棱、文術共十四位加水煎煮2次,每次1-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60℃時相對密度1.32至1.35,得Ⅰ;
(4)將上述細粉與Ⅰ混勻,干燥,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備成膠囊劑、片劑、顆粒劑或丸劑。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痛風疾病的藥物的制備工藝,其步驟如下:
(1)按下述重量比稱取各原料:
昆布9,海藻9,紫花地丁11,泡參6,寧夏枸杞子9,苦參11,夏枯草23,荔仁8,牡蠣9,龍骨9,覆盆子6,蓮仁9,金櫻子23,黃柏15,女貞子6,梔子9,穿心蓮23,蛇床子6,遠志9,車前子9,破故紙6,菟絲子6,重樓11,三棱9,文術9,益智仁9,淫羊藿27,杜仲18,蜈蚣16,全蟲6,水蛭15,地龍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樹林,未經(jīng)彭樹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35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梳棉機靜電型棉網(wǎng)清潔器
- 下一篇:高富氧底吹低耗能熔池熔煉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