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緩沖夾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43079.2 | 申請日: | 2010-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859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鵜飼準彌;巖原利夫;山本玲子;竹本穣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和化成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1/373 | 分類號: | F16F1/373;F16F1/44;F16B21/08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 | ||
本申請要求日本專利申請No.2009-175175的優先權,其整個內容通過引用被結合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緩沖夾。本發明特別地涉及一種連接到連接孔的緩沖夾,該連接孔形成在靜止構件中,同時緩沖夾定位在靜止構件和可移動構件之間,從而吸收當活動部件朝著靜止部件移動時產生的沖擊。
背景技術
這種類型的緩沖夾是公知的。通常這種緩沖夾中,能夠吸收沖擊的緩沖部分與接合部分集成,該接合部分能夠接合在靜止構件中形成的連接孔中。另外在這樣構造的緩沖夾中,緩沖部分由柔軟樹脂材料形成,并具有中空的基本柱形的形狀。當活動構件朝著靜止構件移動時,緩沖夾的緩沖部分彈性變形并被擠壓在靜止構件和活動構件之間。結果,可以吸收沖擊。因此,緩沖夾能夠提供沖擊吸收功能。
緩沖夾優選可用于吸收當車輛手套箱的門(蓋)閉合時產生的沖擊。用在手套箱中的緩沖夾除了吸收沖擊功能之外還提供下列功能:
(1)緩沖夾可防止手套箱的門在車輛運動時震動。
(2)緩沖夾可防止門直接接觸手套箱,即使是當門被乘客等的手或者肘強烈推壓時,從而防止噪音產生并防止門和/或手套箱的損壞。
(3)緩沖夾可吸收門的尺寸誤差,從而防止門發出卡塔卡塔聲音(rattling),這由于門的尺寸誤差而產生的不正確定位導致。
(4)當門開啟時,緩沖夾可具有尺寸和形狀上良好的外觀。
因此手套箱中使用的緩沖夾需要具有下列特征從而提供上述功能:
(a)當門關閉時,緩沖夾可以適當的壓縮,從而產生反作用力,能夠防止手套箱震動。
(b)當大的負荷施加到其上時,緩沖夾可以產生大的反作用力。
(c)為了產生適合(所需)的反作用力,與門的尺寸誤差的大小無關,緩沖夾可以在大的壓縮量范圍上產生基本恒定的反作用力。
(d)緩沖夾小并且不具有不規則形狀。
如果緩沖夾不具有上述特征,會產生各種問題。例如,不能充分防止手套箱的門震動。這導致產生噪音。另外門不能平穩地關閉。
因此相對于反作用力和壓縮量之間的關系,手套箱中使用的緩沖夾需要具有下列特征。
(i)在緩沖夾的初始壓縮階段,隨著壓縮量增加,反作用力可以迅速增大,從而可以迅速獲得所需的反作用力。
(ii)在緩沖夾的中間壓縮階段,其對應于反作用力達到適當反作用力的下限之后的階段,隨著壓縮量增加,反作用力可以緩慢或者平緩增大。
(iii)在緩沖夾的最后壓縮階段,其對應于反作用力達到適當反作用力上限之后的階段(在壓縮量達到適當壓縮量之后),隨著壓縮量增大,反作用力迅速增大。
另外,理想緩沖夾中的反作用力和壓縮量之間的關系如圖13所示,作為理想的反作用力線。如圖13,理想的反作用力線優選可包括初始壓縮范圍(范圍A-B),中間壓縮范圍(范圍B-E)和最終壓縮范圍(范圍E-)。
理想反作用力線中的點B處的反作用力對應于所需反作用力的下限(下面稱為最小反作用力)。當緩沖夾被壓縮直到可以產生最小反作用力時,緩沖夾能夠有效防止在車輛運動時手套箱的門震動和產生噪聲。另外,理想反作用力線中的點E處的反作用力對應于所需反作用力的上限(下面稱為最大反作用力)。當緩沖夾被壓縮直到產生最大反作用力時,門的鎖定裝置不能被方便地解鎖。另外當緩沖夾被進一步壓縮直到產生了比最大反作用力更大的反作用力時,門的鎖定裝置受到過大負荷。這會導致鎖定裝置的故障。
因此,所需的反作用力基本對應于最小反作用力和最大反作用力之間的反作用力。如圖13,理想反作用力線的中間壓縮范圍(范圍B-E)非常寬。也就是,在理想緩沖夾中,可以產生適當反作用力的壓縮量的范圍R非常寬。這意味著理想的緩沖夾可以在寬范圍的壓縮量上產生所需的反作用力。另外,壓縮量的范圍R可以稱為理想緩沖夾的有效行程。
現有的緩沖夾例如在日本公開特許公報No.2006-153083中公開。緩沖夾包括中空緩沖部分。緩沖部分具有形成在其底壁部分中的凸出部。
另外,例如日本公開特許公報No.2007-225093教導了另一種現有的緩沖夾。緩沖夾包括緩沖部,具有可折疊(accordion)的側壁。緩沖部具有形成在其底壁部分中的凸出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和化成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大和化成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30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