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壺拋光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42690.3 | 申請日: | 2010-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6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金橋;嚴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的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28311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拋光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制品拋光工藝領域,尤其涉及金屬壺的機械化拋光工藝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內的金屬壺精拋都是手工作業,這是因為金屬壺不規則的弧形表面很難采用機械自動化精拋工藝來實現精拋。手工作業的缺點顯而易見:勞動強度高、勞動安全難以控制、效率低下、成本高、車間工作環境難以管控、品質及報廢量難以管控、對手拋作業工人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且易導致肺衰竭等職業病,并且手工作業的拋光技術主要依賴于拋光工人的工作經驗。針對手工作業存在的種種缺點,很多企業或者個人都在積極尋求替代的好方法。?
發明創造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金屬壺的自動化精拋工藝,以解決上述由于不規則表面所帶來的手工作業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金屬壺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壺由夾具夾住,并沿拋光軌道移動,依次與拋光輪相切并通過拋光輪,拋光輪設置在拋光軸上并在拋光軸的帶動下自動對金屬壺進行拋光,同時拋光漿系統自動對拋光面噴漿;拋光過程中夾具及拋?光軸的運動以及拋光漿系統的噴漿由可編程控制程序進行控制。?
所述拋光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1)壺身的壺嘴以下區域拋光:金屬壺由夾具帶動、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分別繞各自的中心軸旋轉;同時金屬壺由夾具帶動上下浮動或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上下浮動;?
(2)壺嘴高度所對應的壺身區域和壺嘴兩側面拋光:金屬壺由夾具帶動繞金屬壺中心軸做定位旋轉運動,金屬壺旋轉角度大于0°小于360°;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繞拋光輪的中心軸旋轉,同時金屬壺或拋光輪上下浮動。本發明中,所述的“定位旋轉運動,金屬壺旋轉角度大于0°小于360°”指的是:在金屬壺上指定兩點作為定位點,兩定位點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點分別與金屬壺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點連線,形成一個大于0°小于360°的夾角,金屬壺只能在這夾角范圍內做旋轉運動。例如定位點分別為S1和S2,定位點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別為S1′和S2′,金屬壺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為O,S1′和O連線,S2′和O連線,形成一個大于0°小于360°的夾角∠S1′O?S2′,金屬壺只能在OS1′和OS2′所形成的夾角范圍內做旋轉運動。?
(3)壺身的壺嘴以上區域拋光:金屬壺由夾具帶動、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分別繞各自的中心軸旋轉;同時金屬壺由夾具帶動上下浮動或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上下浮動;?
所述任一步驟不分先后次序,且連續或交錯進行一次或一次以上。?
其中:所述步驟(1)~(2)中拋光輪傾斜設置,步驟(3)中拋光輪水平或者接近水平設置。?
所述步驟(2),拋光輪與金屬壺接觸時的接觸輪面的運動方向為向上。?
所述金屬壺由夾具帶動上下浮動或者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上下浮動的頻率為每秒2次或者以上。?
所述金屬壺由夾具帶動的上下浮動或者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的上下浮動為同軸心上下浮動。?
所述拋光工藝能夠用于鏡面拋光或者啞光拋光。?
所述拋光過程在完成上述步驟(1)~(3)之后,還包括整體清潔步驟:鏡面拋光時,金屬壺與拋光輪相切,金屬壺由夾具帶動、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分別繞各自的中心軸旋轉;同時金屬壺由夾具帶動上下浮動或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上下浮動;所述拋光輪水平或者接近水平設置,拋光輪的切線速度為3600英尺/分鐘~8500英尺/分鐘;啞光拋光時,金屬壺與拋光輪相切,金屬壺由夾具帶動、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分別繞各自的中心軸旋轉;拋光輪的切線速度為1130英尺/分鐘~2400英尺/分鐘。?
所述拋光過程在完成整體清潔步驟后,還包括刻印步驟:金屬壺與拋光輪相切,金屬壺由夾具帶動、拋光輪由拋光軸帶動分別繞各自的中心軸旋轉。?
其中,鏡面拋光時,步驟(1)、(2)、(3)中的拋光輪的切線速度為3600英尺/分鐘~11300英尺/分鐘,所述清潔步驟中,拋光輪的切線速度為3600英尺/分鐘~8500英尺/分鐘。啞光拋光時,步驟(1)、(2)、(3)及清潔工序中的拋光輪的切線速度為1130英尺/分鐘~2400英尺/分鐘。?
所述步驟(1)中拋光輪的輪面工作區域為第一和第三象限,或第二和第四現象;所述步驟(2)中,在對壺嘴一側進行拋光時,拋光輪輪面?工作區域為第一和第三象限,在對壺嘴另一側進行拋光時,拋光輪輪面工作區域為第二和第四象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的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美的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26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