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41915.3 | 申請日: | 2010-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12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鋼;賴茂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華鋼;賴茂祥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9 | 分類號: | A61K36/539;A61K9/00;A61P11/00;A61P31/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 地址: | 530022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上呼吸道 感染 微型 灌腸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
山銀花10~200、黃芩10~200、柴胡10~2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
山銀花100~200、黃芩40~100、柴胡50~15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
山銀花180、黃芩50、柴胡120。
4.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取黃芩粉碎,加水煎煮1~3次,合并煎煮液,鹽酸調pH值至1.5~2.5,于75~85℃保溫30~40min,冷卻,靜置過夜,過濾,沉淀用60~70%乙醇洗至接近中性,然后用氫氧化鈉溶液溶解,鹽酸調pH值為5.5~6.0,得A液;其中,每次煎煮在進行10~15min時,先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煎煮混合物的pH值至6.0~7.0,再繼續煎煮1~2h;
2)取柴胡粉碎,加水蒸餾,收集前面30~40min的餾出液,得B液,分別收集蒸餾后的殘液和柴胡藥渣,備用;
3)取柴胡藥渣與山銀花加水煎煮1~2h,過濾,濾渣再加水煎煮0.5~1.5h,過濾,合并二次煎煮液和柴胡蒸餾后的殘液,得混合液,濃縮,冷卻,加入乙醇使其含醇量至60~70%,靜置過夜,過濾,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柴胡原料藥重量的0.3~0.4倍,調節pH值為5.5~6.0,得C液;
4)將A液、B液和C液按30~35%∶5~10%∶55~60%的體積百分比混合,上述三種液體的體積百分比之和為100%,混合后攪拌均勻,分裝,滅菌,即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濃度為10~1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用于溶解沉淀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用量為黃芩原料藥重量的0.3~0.4倍。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每次煎煮時水的加入量為黃芩原料藥重量的6~12倍。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蒸餾時水的加入量為柴胡原料藥重量的7~10倍。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每次煎煮時水的加入量為柴胡與山銀花原料藥總重量的6~12倍。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混合液濃縮至柴胡和山銀花原料藥總重量的0.9~1.1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華鋼;賴茂祥,未經劉華鋼;賴茂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191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腹瀉的糖膏
- 下一篇:歐芹素乙在制備防治肝炎或肝損傷藥物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