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荒漠保墑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41503.X | 申請日: | 2010-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49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明強;譚佳佳;蘇夢姣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沙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0 | 分類號: | E02D3/00;A01B79/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魯兵 |
| 地址: | 100042 北京市石景山***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荒漠 保墑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荒漠改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對土層的重新配置而實施的荒漠保墑方法(不是通過灌溉保墑),以及改造后形成的適于植物種植的新型地壟。
背景技術
隨著地球氣候環境的惡化,土地荒漠化日趨嚴重,致使可耕種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如何改造荒漠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在荒漠中植樹種草是荒漠改造的一個出路,然而,大面積的荒漠土地(如中國哈密地區)終年雨量稀少,風沙活動頻繁,僅生長有稀疏的野生植物(如野生梭梭),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不適合植被的大面積種植。
CN1669369(200510070972.9)公開了一種在荒漠化沙土地中套種自然植物的方法,其步驟如下:在需要種植植物的區域內,用人造植物呈帶狀或網格狀栽植,在栽植人造植物的同時,將農用高分子吸水樹脂埋入人造植物根部所在的土壤中;將自然植物植入帶狀或網格狀人造植物的空隙地帶,形成人造植物與自然植物混合林地或草地;待種植的自然植物存活后,將人造植物拔除,并且在人造植物移出后形成的空隙地帶補植自然植物。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效果:可以機械化大面積快速形成人造植物林,遮擋荒漠化地區的大風沙,減少水份蒸發及水土流失:在人造植物林的空隙地帶種植經濟類作物,能夠有效地提高種植的存活率。
CN101560759(200910015576.4)公開了一種荒漠治理技術,其特點是首先將荒漠上的沙石堆積成方格形、條形或縱橫交錯式的沙障并壓實,然后用水泥漿或石灰漿噴灑或涂抹在沙障表面上,使其形成堅硬的混凝土表皮層,再在沙障與沙障之間種植耐旱植被;它是利用荒漠的天然資源沙石,結合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在荒漠上筑起沙障,起到固沙、保水、防風、防止水土流失、易于植被生長的作用,達到低成本、長時間治理荒漠的效果,是一種簡便、易行,既可以人工作業,也可以機械化施工的治理荒漠的技術。
這些方法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達到治理荒漠的效果,然而,防治效果均為單方面的,并不能有效防止水份從沙石中流失,而且成本較高,因而在荒漠地區難以實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對荒漠自然地理環境進行改造,提供一種利用原有資源因地制宜的荒漠保墑方法。
采用以上設計,本發明利用原有資源因地制宜的實施荒漠無灌溉保墑,通過對土層進行重新配置,將原土質分成了礫石、沙土和細土三類,然后利用分類過的土質重新建造有適當長度和深度的新型保墑地壟,再在新型地壟上種植經濟作物如梭梭和肉蓯蓉,建成可改善荒漠(如哈密地區)的土質及梭梭和肉蓯蓉生長環境的新型保墑地壟,不僅緩解了由于降水稀少和地下水利用比較困難等原因造成的水資源匱乏,還能解決沙漠戈壁地區風力較強、植物生長比較困難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荒漠保墑方法形成的新型保墑地壟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荒漠保墑方法形成的新型保墑地壟結構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荒漠保墑技術,不依賴單純的灌溉技術(無灌溉),在實施荒漠改造取得良好社會效應的同時,還能夠種植經濟作物取得較好的經濟收益。以下以在中國哈密地區的實施為例,詳述本發明內容的具體實施。
通過對哈密地區的水文地質植被等狀況的詳細研究,發現,哈密地區天氣干燥,光照豐富,全年日照時數3170~3380小時,是全國日照時數充裕的地區之一,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可達6397.35兆焦耳/平方米;風能資源比較豐富,天山以南的哈密市區及附近風力偏小,年平均風速僅為2.3米/秒,哈密市區以東戈壁盛行偏東風,年平均風速2.3~4.9米/秒,哈密市區以西地區盛行北風和西北風,年平均風速4.8~8.7米/秒;哈密地區可利用的水資源量極為貧乏,降水量稀少而蒸發量大,水資源以天山冰川融雪和地下水為主,河流多發源于山區,在天山及其支脈的南北坡,呈梳狀排列,季節性很強,主要靠冰川融水和大氣降水補給,一般在5~8月流量最大,占總流量的70%以上;地區植被的生物學特性總體上呈現出旱生性的特點,只能稀疏生長野生梭梭等強旱生植物。
依據以上自然條件,本發明具體是利用原有資源因地制宜的實施荒漠無灌溉保墑。本發明首先是對改造區域的土層進行重新配置:原土質中的礫石會對梭梭根系及肉蓯蓉的生長產生一定影響,細土還可能造成土壤的板結,因此,本發明通過人工篩選,將土層分成了礫石、沙土和細土三類,然后重新建造有適當長度和深度的新型保墑地壟,再在新型地壟上種植經濟作物如梭梭和其根部寄生的肉蓯蓉,建成可改善哈密地區的土質及梭梭和肉蓯蓉生長環境的新型保墑地壟,不僅緩解了由于降水稀少和地下水利用比較困難等原因造成的水資源匱乏,還能解決沙漠戈壁地區風力較強、植物生長比較困難等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沙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沙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150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用于大功率LED燈的高反射率納米膜層及其鍍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