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鏡部件和使用該透鏡部件的光學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40337.1 | 申請日: | 2010-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7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宮下純司;萱沼安昭;安原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鐵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西鐵城控股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1V5/04 | 分類號: | F21V5/04;F21V19/00;F21V17/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部件 使用 光學 單元 | ||
1.一種板狀的透鏡部件,該透鏡部件構造為具有同心環形棱鏡,每個同心環形棱鏡包括從全內反射透鏡的光入射面劃分得到的內環表面和從所述全內反射透鏡的光反射面劃分得到的外環表面,其中所述光入射面具有設置在所述全內反射透鏡的下部分的凹入形狀,所述光反射面具有位于所述光入射面的外側的凸出形狀,所述板狀的透鏡部件包括:
面對光源設置并具有凹入形狀的光源相對面;和
與所述光源相對面相反的光出射面,
所述同心環形棱鏡均包括所述內環表面和所述外環表面,所述外環表面位于所述內環表面的外側以形成每個棱鏡,所述同心環形棱鏡設置在所述光源相對面上,其中在所述全內反射透鏡的所述光反射面的劃分部分中,遠離所述全內反射透鏡的中心軸線的劃分部分被分配給鄰近所述板狀的透鏡部件的中心軸線設置的所述同心環形棱鏡的所述外環表面,
所述板狀的透鏡部件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光源相對面的中心軸線相對應,并且所述光源相對面具有將所述全內反射透鏡菲涅耳化得到的菲涅耳透鏡表面,該菲涅耳透鏡表面包括定心在所述中心軸線上的所述同心環形棱鏡,并且
每個所述同心環形棱鏡包括所述內環表面和所述外環表面,所述內環表面比所述外環表面更靠近所述中心軸線,在每個所述同心環形棱鏡中,所述外環表面是全內反射表面,在所述外環表面上將通過所述內環表面接收的光線全內反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每個所述內環表面包括凹面,每個所述外環表面包括凸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每個所述外環表面包括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每個所述內環表面包括平面,并且所述同心的外環表面包括平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每個所述內環表面包括平面,并且所述同心的外環表面包括二次曲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所述光源相對面包括在所述光源相對面的中心軸線上與所述光源相對面一體形成的凸透鏡,該凸透鏡向所述光源突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所述同心環形棱鏡的每個所述內環表面相對于所述光源相對面的中心軸線成傾斜角度地面對所述光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位于所述光源相對面的外圍區域的所述同心環形棱鏡設置為比鄰近所述光源相對面的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同心環形棱鏡高。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多個微小不規則部形成在與所述光源相對面相反的光出射面上,所述多個微小不規則部構造成控制所發射光線的傳播。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從靠近所述光源相對面的所述中心軸線的位置至外圍區域,連續形成折射角彼此不同的多個所述同心環形棱鏡。
11.一種光學單元,該光學單元包括:
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和
包括至少一個發光二極管元件的光源,
所述光源的光軸與所述光源相對面的中心軸線同軸設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所述光源相對面包括在所述光源相對面的中心軸線上突出的呈圓錐形的突出部分。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頂點位于所述光源相對面的所述中心軸線上,所述同心環形棱鏡從靠近所述突出部分頂點的位置至所述光源相對面的外圍區域連續形成。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多個微小不規則部形成在所述光出射面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每個所述微小不規則部具有各向異性散射形狀。
1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一光學片設置在所述光出射面上,所述光學片構造成控制光線的散射。
1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透鏡部件,其中,一光學片設置在與所述光源相對面相反的所述光出射面上,所述光學片構造成控制光線的方向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鐵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西鐵城控股株式會社,未經西鐵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西鐵城控股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4033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理衛生用抗壓抗菌型超強吸水劑的合成
- 下一篇:苯乙酰胺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