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鯢皮膚黏液燙傷膏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38415.4 | 申請日: | 201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52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德經;梁永金;張義明;李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理工學院;陜西漢水大鯢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2 | 分類號: | A61K36/82;A61K9/06;A61P17/02;A61K31/045;A61K31/11;A61K35/6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2300***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鯢 皮膚 黏液 燙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鯢皮膚黏液燙傷膏的配制方法,特別是用大鯢皮膚黏液、大黃、虎杖提取物、混合油及其它成分配制燙傷軟膏。
背景技術
大鯢(Andrias?davidianus?Blanchard)俗名“蛙蛙魚”,屬于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在人工養殖過程中,大鯢皮膚黏液細胞釋放黏液后,與水結合即成黏液,覆蓋在上皮游離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護系統,皮膚黏液會脫落飄浮在水中,收集起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研制燙傷藥膏。大鯢皮膚黏液含多糖類蛋白、蛙皮素、角鯊烯、膽甾烯-醇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促進細胞生長,治療燙傷、美容等作用。民間以大鯢皮膚焙干后研成粉末,桐油調之敷于燙傷傷處,一周可痊愈。
在現行燙傷治療中,常用中藥劑型有:油劑如紫草油、獾油等;膏劑如燒傷藥膏、燙傷膏等;散劑如燙火藥、單味虎杖粉等;膜劑如燒傷藥膜;水溶劑如康復新滴劑、復方熊膽液等;噴霧劑如燒傷靈,燒傷噴霧劑。燙傷藥的主要成分有地榆、地榆、紫革、黃連、虎杖、乳香、沒藥、大黃、冰片、白芷,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生肌功效,白芷具有止痛消腫功效。未見用大鯢皮膚黏液和大黃、虎杖提取物相關成分混合配制燙傷藥膏的文獻和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大鯢皮膚黏液燙傷藥膏,以大鯢皮膚黏液、混合油(茶葉籽油、桐油、香油,比例為3∶2∶1)、大黃、虎杖比例1∶1,并配以冰片、蜂蜜、凡士林、肉桂醛,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軟膏。利用大鯢黏液中蛙皮素、角鯊烯、膽甾烯、膠原蛋白等成分促進細胞生長,加速傷口的愈合。大黃中大黃素、大黃酸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活血、退熱、消炎等作用;虎杖具有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收斂止痛之功效。茶葉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茶多酚等成分促進細胞生長,桐油防止皮膚干燥。土蜂蜜中含有糖類,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鐵、銅、鉀、鈉、鎢、錳、鎂、磷、硅、鉛、鉻、鎳和鈷等元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煙酸、泛酸、生物素等維生素,具有減輕疼痛和促進傷口愈合;肉桂很好的抗菌作用,凡士林具有潤滑、保護皮膚以防皺裂的功效,冰片含龍腦、異龍腦、樟腦口腦均有抗菌,清熱止痛、生肌的作用。
因此,利用人工養殖大鯢產生的皮膚黏液,大黃、虎杖浸提物,混合油及其它成分配制的燙傷新藥,屬國內外首創。大鯢黏液燙傷藥膏具有抗菌、消炎、止痛、防止組織液浸出、止血、防創傷面干燥,促進皮膚細胞分裂、增生,加速傷口愈合和修復,對于治療燙傷效果顯著,一周全愈,不留疤痕。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子
①大鯢皮膚黏液收集:在大鯢人工規模化養殖廠,每天從養殖池中,撈出黏液,用無菌水沖洗,離去水分。
②黏液干燥:通過預凍,再進行真空冷凍干燥48H。
③粉碎:采用超微粉碎機,粉碎成120目。
④大黃虎杖浸提液:將大黃與虎杖1∶1粉碎成80目,加30倍水,85℃熱浸2H。
⑤黏液溶解:在15%黏液粉中加入3倍的中藥浸提液,在60℃條件下,超聲溶解60分鐘,研磨打漿成糊狀。
⑥膏藥配制:在黏液糊中加蜂10%、凡士林20%、冰片5%攪拌,冷卻后,加入混合油20%和肉桂醛0.5%,攪拌均勻。
⑦藥膏使用:先將燙傷面清洗消毒后,將軟膏均勻涂抹在創傷面。換藥時用醫用酒精清洗,再涂抹藥膏,換藥2-3次,一周可全愈,不留疤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理工學院;陜西漢水大鯢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陜西理工學院;陜西漢水大鯢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84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緩解風濕腫脹的保健酒
- 下一篇:一種丁酸氯維地平液態脂質體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