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脫硫石膏為基料的內墻膩子粉及其使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36873.4 | 申請日: | 2010-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19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孫振平;鄭金飚;羅瓊;黃暉皓;蔣正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5/34 | 分類號: | C09D5/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00092***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硫 石膏 內墻 膩子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脫硫石膏為基料的內墻膩子粉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節能減排是中國乃至整個世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實施的重要戰略方針,也是為全人類營造健康和諧生活環境所必須采取的重要措施。火力發電廠實施煙氣脫硫,旨在通過去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來實現對大氣環境的保護,然而其脫硫工藝中所產生的副產物脫硫石膏卻成為一種新的固體廢棄物,而目前對其進行簡單的堆存已經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且占據了大量土地資源。因此,我國對脫硫石膏的資源化利用任務十分緊迫。關于脫硫石膏的利用,國外已經研制成功并實施了一些項目,比如用作水泥調凝劑、土壤改良劑、路基材料等,但由于眾多原因,應用成效不高。眾所周知,傳統石膏最重要的應用領域在于建筑材料產品領域,包括生產石膏板、石膏砌塊、石膏基砂漿、石膏基膩子等。若能用脫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生產建筑材料產品,則不僅可以實現脫硫石膏的資源化利用,還可以有效節約天然石膏,從而避免天然石膏開采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和資源浪費。
現代建筑的結構是一個有機整體,承重墻體、功能性保溫層、防水層、裝飾層,各級材料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膩子處于墻體找平砂漿與涂料層之間,起進一步找平和形成裝飾性紋理圖案的輔助作用。膩子粉包裝儲運方便,現場加水攪拌均勻即可直接施工。市場上常見的膩子粉多以白水泥、惰性填料、化學添加劑為主要成分,通過均勻混合得到,這種干粉材料運至施工現場后,按要求直接加水攪拌成膏狀即可刮涂施工,十分方便。然而,以水泥為膠結料的傳統膩子不可避免地存在水泥基材料易收縮開裂、起殼、剝落等缺陷,而以石膏作為主要膠凝材料配制的膩子,則可有效避免上述缺點,且更便于施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脫硫石膏為基料的內墻膩子粉及其使用方法,該膩子粉輔以礦渣粉,鋁酸鹽水泥和石灰作為膠凝材料,以滑石粉為填料,并采用其他助劑進行改性,這種產品直接加水攪拌均勻后即可施工,刮涂容易,打磨性好,粘結強度高,耐水性和耐堿性優良,且表面光潔。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以脫硫石膏為基料的內墻膩子粉,該膩子粉由脫硫石膏、礦渣粉、鋁酸鹽水泥、滑石粉、石灰、鈉基膨潤土、甲基纖維素醚、羥丙基淀粉醚和氟硅酸鈉組成,各組份的重量比如下:
脫硫石膏????????100
礦渣粉??????????100-250
鋁酸鹽水泥??????20-80
滑石粉??????????600-1200
石灰????????????40-110
鈉基膨潤土??????20-80
甲基纖維素醚????0.02-0.10
羥丙基淀粉醚????0.04-0.20
氟硅酸鈉????????0.2-1.0。
較佳的,各組份的重量比為:
脫硫石膏????????100
礦渣粉??????????120-200
鋁酸鹽水泥??????20-45
滑石粉??????????800-1100
石灰????????????50-80
鈉基膨潤土??????30-70
甲基纖維素醚????0.03-0.07
羥丙基淀粉醚????0.05-0.12
氟硅酸鈉????????0.4-0.8。
本發明中,所述的礦渣粉為S95礦渣粉或S75礦渣粉中的一種。
本發明中,所述的甲基纖維素醚的粘度為20,000mPa.s-100,000mPa.s。
本發明中,所述羥丙基淀粉醚的粘度為40,000mPa.s-60,000mPa.s。
本發明中,所述鈉基膨潤土的比表面積為600m2/Kg以上。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按前述各重量比例稱取各組份,將脫硫石膏、礦渣粉、鋁酸鹽水泥、滑石粉和石灰預先干拌至均勻狀態,然后加入鈉基膨潤土、甲基纖維素醚、羥丙基淀粉醚和氟硅酸鈉,混合至均勻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68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