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中藥組方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36500.7 | 申請日: | 2010-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20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況代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大洋制藥有限公司;況代武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痛風 尿酸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組方。
背景技術
痛風是指由于嘌呤代謝失常,機體血尿酸增高,尿酸鹽結晶沉積,所導致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關節痛風結石、腎臟結石或痛風性腎病等系列疾病。
血液中尿酸長期過高是痛風發生的關鍵原因。人體血尿酸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1)人體細胞內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分解代謝產生的嘌呤類化合物,經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的內源性尿酸。(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類化合物經過消化與吸收后,經一些酶的作用生成的外源性尿酸。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體液是偏堿性的,每日尿酸增加量和排泄量大致相等,處于動態平衡狀態。如果系列因素導致尿酸產生增加或者排泄量減少,使得血液中的尿酸長期持續性聚積,就稱為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長期存在,尿酸將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皮下組織及腎臟等部位,引起急性關節炎、皮下痛風結石、腎臟結石、痛風性腎病等一系列的臨床表現,統稱為痛風病。
痛風發作非常痛苦,初次發作往往發生在半夜,由劇烈疼痛驚醒,同時伴有寒顫、發燒及疼痛部位的紅、腫、熱、痛等炎性癥狀。炎癥消失后,關節變得腫脹僵硬、屈伸不利。以后會持續性反復發作,并逐漸蔓延到全身其他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和骨質也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功能損害。尿酸結晶不斷沉積,慢慢地形成了像結石一樣的“痛風石”,患者全身關節畸形、功能障礙,極大地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痛風晚期,尿酸鹽不斷沉積到腎臟里,形成腎結石,使?腎功能明顯減退,進一步影響尿酸排泄,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引發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導致痛風的因素很多,例如:
1、長期攝入大量富含嘌呤的肉類、海鮮等,致使外源性尿酸生成過多;
2、工作學習壓力過大、生活無規律、缺乏體育鍛煉等,導致體機體代謝紊亂,內源性尿酸生成過多;
3、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類的酸性食品攝入過多,代謝過程中產生過量的酸性物質,導致體質酸化,尿酸溶解度下降,排泄減少;
4、性別、年齡因素。由于女性體內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泄,并有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所以痛風多發于男性和絕經期的女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營養高熱量飲食的過多攝入、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加、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患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人數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至今已超過八千萬例。
目前西醫臨床對痛風的治療一般是:先采用抗炎鎮痛藥(如甾體和非甾體類抗炎藥、秋水仙堿等)控制癥狀;炎癥消退后,再采用降尿酸藥(如別嘌醇、苯溴馬隆等)幫助人體抑制尿酸的生成或排出過多的尿酸。但抗炎鎮痛藥物都只能暫時的控制癥狀,別嘌醇、苯溴馬隆等雖能降低血尿酸,但不能從根本上治愈痛風,而且可導致嚴重的肝、腎及血液、神經損傷。由于毒副作用太大,多數病人因無法忍受而放棄治療。這就使得西醫對痛風病的治療呈現出一種無奈的現狀。
中醫注重整體調節,用藥毒副作用小,但是現有的治療痛風的中成藥多是參照古代中醫對于痹癥的治療原則,主要解決疼痛問題,大多停留在消炎鎮痛?階段,不能解決引發痛風的根本問題。
因此,開發一種在消炎鎮痛的同時,能夠幫助機體排出血尿酸、溶解沉積的尿酸鹽結晶、恢復腎臟正常代謝機能、且安全低毒的中藥組方將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幫助機體溶解尿酸鹽結晶、排出血尿酸,恢復腎臟正常代謝機能,消炎鎮痛作用良好,且安全低毒的中藥組方。
本發明所述治療痛風和高血尿酸癥的中藥組方,其最佳藥材重量配比為:桂枝9份、白芍6份、甘草6份、生姜9份、麻黃6份、附子12份、白術12份、知母9份、防風9份、姜黃3份。
藥材的最佳提取工藝為:
取上述藥材,加8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再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膏狀。
然后可取上述浸膏,采用藥劑學常規制劑工藝,制備成顆粒、膠囊、片劑、滴丸、口服液等常規口服劑型。
用量:一般患者每日需服用相當于含有桂枝9克、白芍6克、甘草6克、生姜9克、麻黃6克、附子12克、白術12克、知母9克、防風9克、姜黃3克的藥物制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大洋制藥有限公司;況代武,未經煙臺大洋制藥有限公司;況代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65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控系統程序智能檢測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氣浮藻渣路面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