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菌雙管板管殼式換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36337.4 | 申請日: | 2010-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85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守鴻;王東五;孟麗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西斯普換熱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00 | 分類號: | F28D7/00;F28F9/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菌 雙管 管殼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換熱器,尤其是一種無菌雙管板管殼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現在用于醫藥制劑及食品生產工藝的管殼式換熱器,在使用時換熱器沒有實現全排空設計,而且與產品接觸側的粗糙度高,無法達到醫藥衛生及食品衛生的工藝要求,容易造成產品和冷卻介質雙向交叉污染,容易造成泄漏,給生產帶來不便。目前,還未有好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無菌雙管板管殼式換熱器,該無菌雙管板管殼式換熱器具有實現全排空設計,與產品接觸側的粗糙度低,達到醫藥衛生及食品衛生的要求,雙管板設計避免了產品和冷卻介質雙向交叉污染,不容易泄漏的特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換熱器殼體和置于換熱器殼體內的換熱管,所述的換熱器殼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殼程管板,換熱管的兩端分別穿過兩端的殼程管板與管程管板相連,所述的管程管板分別與異徑管接頭相連,所述的上端異徑管接頭為管程進口,下端異徑管接頭為管程出口,所述的換熱器殼體上設置有殼程進口和殼程出口,所述的殼程進口和殼程出口分別包括接管和法蘭,所述的接管的一端分別與換熱器殼體相連,接管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法蘭,所述的換熱器殼體內設置有導流板。
所述的換熱器殼體內設置有支撐板。
所述的管程管板和異徑管接頭之間通過不銹鋼螺栓連接固定。
所述的管程管板和異徑管接頭之間設置有O形密封圈。
本發明的無菌雙管板管殼式換熱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實現全排空設計,與產品接觸側的粗糙度低,達到醫藥衛生及食品衛生的要求,設置有殼程管板和管程管板,雙管板設計避免了產品和冷卻介質雙向交叉污染,換熱器殼體與殼程管板通過焊接連接,焊接強度大,不容易泄漏,使用方便等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無菌雙管板管殼式換熱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管程進口,2、異徑管接頭,3、接管,4、法蘭,5、殼程出口,6、支撐板,7、換熱管,8、殼程進口,9、O形密封圈,10、管程出口,11、不銹鋼螺栓,12、管程管板,13、殼程管板,14、換熱器殼體,15、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1對本發明的無菌雙管板管殼式換熱器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本發明的無菌雙管板管殼式換熱器,其結構包括換熱器殼體14和置于換熱器殼體14內的換熱管7,所述的換熱器殼體1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殼程管板13,所述的殼程管板13與換熱器殼體14通過焊接連接,焊接強度大,不泄漏,換熱管7的兩端分別穿過兩端的殼程管板13與管程管板12相連,所述的換熱管7與殼程管板13強度脹接,換熱管7與管程管板12貼脹加密封焊接,所述的管程管板12分別與異徑管接頭2相連,所述的上端異徑管接頭2為管程進口1,下端異徑管接頭2為管程出口10,所述的換熱器殼體14上設置有殼程進口8和殼程出口5,所述的殼程進口8和殼程出口5分別包括接管3和法蘭4,所述的接管3的一端分別與換熱器殼體14相連,接管3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法蘭4,所述的換熱器殼體14內設置有導流板15。
所述的換熱器殼體14內設置有支撐板6。用于支撐換熱器殼體14內的換熱管7,增加了換熱管7的強度。
所述的管程管板12和異徑管接頭2之間通過不銹鋼螺栓11連接固定。
所述的管程管板12和異徑管接頭2之間設置有O形密封圈9。
所述的換熱管7的末端采用雙管板緊固,同時作為滲漏監測點,防止產品和冷卻介質雙向交叉污染。
所述的換熱器殼體14和換熱管7均采用316L無縫鋼管。
使用時,熱源通過管程進口1進入換熱器殼體14內的換熱管7內,冷卻后由管程出口10排出,同時冷媒通過殼程進口8進入換熱器殼體14內,換熱后由殼程出口5排出,完成換熱過程。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西斯普換熱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濟南西斯普換熱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63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然通風冷卻塔自動化冰裝置及其化冰方法
- 下一篇:水泥分解爐進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