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印刷式紙電池防偽標貼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35600.8 | 申請日: | 2010-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8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秦國軒;張瑞峰;陳光;張耀輝;馬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長榮印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F3/02 | 分類號: | G09F3/02;H01M2/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0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印刷 電池 防偽 標貼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概念電子防偽技術,尤其是一種柔性印刷式紙電池防偽標貼。
(二)背景技術:
目前已有的商品、產品及證件防偽標簽有很多種,包含基于材料或光學圖文識別的防偽標簽,如印刷防偽證件與票據、雙卡防偽標簽、激光防偽標簽、圖形輸出激光防偽標簽、核微孔防偽標簽、圖文揭露防偽標簽、隱形圖文防偽標簽、標記分布防偽標簽、覆蓋層防偽標簽、原光光雕防偽標簽;基于電磁學技術的磁碼防偽標簽;基于電子識別技術的RFID(射頻標簽)防偽標簽;以及基于生物技術的DNA標簽。所采用的防偽標簽材料也依據防偽技術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廣泛采用的有紙質不干膠、PVC、PET等,激光標簽采用的是氧化鋁激光膜,紋理防偽采用的是纖維紙,易碎標簽采用的是易碎紙,有些特殊標簽采用的開天窗防偽紙(類似人民幣用紙),磁碼標簽采用的是磁粉磁性油墨,RFID采用的是小型編碼芯片和射頻天線等。
盡管種類繁多,但目前的防偽標簽存在明顯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傳統的印刷圖文防偽標簽易于仿造;基于激光或其他光學方法的防偽標簽需要使用用戶對防偽圖案充分了解和辨認,這就使得一般用戶很難確認真實防偽標簽與偽造標簽之前的細小差別;數碼防偽標簽如磁碼防偽標簽、RFID標簽雖然較難偽造,但需要特定的讀取設備,不利于大眾用戶的廣泛方便使用,另外此類防偽標簽只能主要應用于證件或硬質基材上的防偽,應用范圍較窄;而其他類型的防偽標簽制作成本仍然較高,不適于大規模使用。此外更重要的一點,目前所有的防偽標簽技術都不具備在辨別真偽后自動失效機制(或自毀機制),這就使得防偽標簽可以被非法重復使用很多次,對防偽事業是一個重大的難題。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設計一種柔性印刷式紙電池防偽標貼克服現有防偽標簽的不足,它結合具有國際專利的紙電池技術(柔性薄層開放式電化學電池,專利號:ZL?96199737.0),提供一種有效防止仿造并且方便使用的全新概念的柔性印刷式有源電子標貼,并且本發明能夠防止防偽標貼被非法重復使用的防偽標貼辨偽后自動失效機制或自毀機制。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柔性印刷式紙電池防偽標貼,包括前端紙電池,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外部觸發裝置、激勵控制電路和后端防偽實現部分;所說的前端紙電池與激勵控制電路相連,激勵控制電路分別與外部觸發裝置及后端防偽實現部分相連。
上述所說的前端紙電池與激勵控制電路的連接部分為金屬銅導線或印刷金屬導線;所說的激勵控制電路與外部觸發裝置及后端防偽實現部分的連接部分為金屬銅導線或印刷金屬導線。
上述所說的前端紙電池由薄膜電池主體、電池正極及電池負極組成,所說的薄膜電池主體依電池正極和電池負極與激勵控制電路相連。
上述所說的前端紙電池厚度為0.4毫米至1.0毫米(典型值為0.7毫米),直流供電電壓為1.5伏至3.0伏(典型值1.5伏),持續工作電流為0.1毫安至0.5毫安(典型值0.2毫安),尺寸大小以及形狀可根據需要相應改變,范圍可從6.5毫米×6.5毫米到39毫米×39毫米,儲電量為0.54毫安時到20毫安時。
上述所說的薄膜電池主體為Power?paper?STD-20紙電池。
上述所說的外部觸發裝置為單鍵觸碰開關電路,包含單鍵金屬開關和單觸摸鍵檢測電路芯片。
上述所說的激勵控制電路包含互聯金屬導線以及升壓控制芯片,將紙電池1.5伏直流電壓升至超過3伏直流電壓。
上述所說的后端防偽實現部分由貼膜發光二極管即LED組成,并排列成防偽圖案。
上述所說的貼膜發光二極管單個尺寸最小為2毫米(長)×0.75毫米(寬)×0.8毫米(厚),顏色為紅色、綠色;更大的顯示面積通過較大面積的貼膜發光二極管或貼膜發光二極管陣列實現。
上述所說的一種柔性印刷式紙電池防偽標貼的外層封裝材料采用薄膜塑料。
上述一種柔性印刷式紙電池防偽標貼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當人體接觸或靠近外部觸發裝置的時候,靠近外部觸發裝置開啟使前端紙電池和激勵控制電路導通;
(2)前端紙電池及激勵控制電路導通工作,觸發后端防偽實現部分,從而完成一個防偽辨別周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長榮印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未經天津長榮印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56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