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人體功能檢測的三維掃描體電圖儀及其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34658.0 | 申請日: | 2010-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89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金鼎;吳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天海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4 | 分類號: | A61B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人體 功能 檢測 三維 掃描 體電圖儀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一種用于人體功能檢測的三維掃描體電圖儀及其檢測方法,主要用于人體身體檢測,用于保健及輔助醫療參考,屬于醫療/保健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任何疾病都是從功能異常開始,然后才逐漸發展為器質性病變。出于保健或/和醫療的需要,人們需要對人體功能異常進行檢測。所謂功能異常,一般說,就是指亞健康狀態,亞健康是一種新的醫學概念,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所謂亞健康,就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健康低質量狀態及體驗。產生亞健康的原因既有心理、生理和社會三方面因素失調導致機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整體協調失衡、功能紊亂而致,又有生活條件、工作壓力等多因素的影響所致。亞健康狀態容易導致腫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統疾病和代謝性疾病,這些疾病均有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開始時表現為亞健康(即疾病初期的功能紊亂階段),此時不注意很容易就會發展為真正的疾病。
現有醫學檢測手段大多都只是針對器質性病變,對功能性改變卻無能為力。目前對于功能狀態的診斷多采用中醫診法,尚難與西醫病理生理學理論相溝通,且缺乏客觀指標。現有的幾種檢測亞健康狀態的設備和技術還存在各種問題:檢測方式復雜、對操作人員要求較高、有的甚至對人體有害,并且大部分儀器處于科研階段,尚未應用于評估和診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用于人體功能檢測的三維掃描體電圖儀及檢測方法,主要用于人體身體檢測,以用于人體保健或醫療治療作為參考手段使用。
一種用于人體功能檢測的三維掃描體電圖儀,該體電圖儀包括探針、信號發生器、外殼、數據處理裝置、輸入裝置、輸出裝置、電源;
輸入裝置與數據處理裝置相連;輸出裝置與數據處理裝置相連;
探針,共6根,分別通過線纜與數據處理裝置相連;
信號發生器產生脈沖信號,分別與探針和數據處理裝置相連;
信號發生器、數據處理裝置置于外殼內;
探針、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在外殼外;
電源給整個體電圖儀供電。
所述輸入裝置為鍵盤和鼠標,所述輸出裝置為顯示器。
該體電圖儀還含有一個打印裝置。所述打印裝置為打印機或圖片輸出機器。
一種根據上述的用于人體功能檢測的三維掃描體電圖儀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
(1)步驟1:將6個電極(即探針)分別置于頭部、雙手、雙腳;則每兩個電極之間構成一個回路;且每兩個電極之間有正負極變換,一共為22個回路;
對每個回路,信號產生器產生脈沖信號,輸給電極,電極輸入頻率3Hz±10%,脈寬:85ms±20ms方波電流,振幅:50μA信號;
同時電極得到電極輸出信號,電極輸出信號返回數據處理裝置,與輸入信號進行比較運算得到各測電回路(共22組)的原始生物電數據——即測得電回路人體的電阻值R1、電容值C;
通過電極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的改變情況,有以下關系:
所述H(S)為幅度差,S為相位,R2為可調電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天海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天海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46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